在全球宽松的大背景下,国际资本开始回流亚洲等新兴市场国家,这助推了这些国家资产价格的继续上涨。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外汇占款扭转连续两个月负增长的趋势,月度环比激增1306.8亿美元,使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总额再度创下8个月新高;而印度尼西亚官方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资(FDI)季度环比增幅高达22%;类似的情况发生在越南等其他的亚洲国家和地区。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香港金管局为防止港元升值,三年来首度大手笔卖港元、买入美元,以维持港元汇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发达国家大举宽松给亚洲地区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另据外媒报道,10月23~24日美联储将在议息会议上就扩大QE3规模或期限的计划进行讨论;同时,日本也传出消息称,日本政府希望日本央行进一步扩大资产购买规模。发达经济体扩大宽松,使得亚洲地区面临更大规模的资本流入压力,资本流入一方面或许可以刺激区内经济增长,但更值得警惕的是推升资产升值压力和通胀压力。
全球宽松致外资大举进入亚洲
本月早些时候,德意志银行亚太区CEO Alan Clote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就曾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情况下,会有更多的资本流入亚洲地区,毕竟这个地区的回报率是比较高的。”
Clote的判断还是得到了印证。亚洲多数经济体新近公布的数据都表明原本流向美国国债寻求避险的资本正在向这个地区回流。
中国央行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当月贸易顺差继续收窄为276亿美元的情况下,外汇占款激增1306亿美元。
印尼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三季度FDI季度环比增速高达22%,越南FDI也持续增加,9月单月至10亿美元。同时渣打银行的研究报告则指出9月份大约13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印尼债券市场,而8月份该国约有5.4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韩国8月份的资金净流出24亿美元,到了9月份,资金净流入14亿美元,外部宽松环境带来的压力可见一斑。
从中国香港和内地近期的资本流入或许更加可以洞悉自QE3推出以来,全球流动性涌向亚洲的趋势。受经济放缓影响,中国外汇占款连续两个月负增长;港元对美元也小幅走低,同时离岸市场人民币储蓄量也呈负增长;但随着当前中国经济回暖,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的情况下,香港和内地都开始面临新一轮的资本流入。
管理70亿美元资金的惠理基金主席谢清海近日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去库存化正在发生,相信中国经济将在2013年反弹,尤其是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增强,年底前便会看到大量资金入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明教授也在其报告中将亚洲地区经济体面临的本轮资本流入归因于发达国家集体实施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2年9月,欧元区、美国、日本、英国均出台了新一轮QE。这些政策缓解了短期内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的风险,有助于降低全球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避险情绪,从而驱动大量资本从美国国债市场流出,重新回流至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代表的风险市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