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4日,阴霾的天空涌满了浓雾,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这一如邹平孙镇各村村民近段时间的心情。“外地记者进村一律赶走,生人进村一律不准开口……”这是邹平周家村人暴富梦破碎后接到的“上面的要求”。他们选择缄默,因为不知该选择信任谁。
随着2011年10月长河养殖公司神话的破灭,邹平各个高利贷金字塔瞬间崩塌,村民们的暴富梦在一夜间破碎。
邹平县城、孙镇、魏桥镇因其经济发达,成为民间借贷的重灾区,镇政府驻地的沿街商铺几乎家家放贷,据民间推算,全县民间借贷涉及资金高达上千亿。
代价 放贷致家破人亡
“他们被人拿枪追杀,哭喊着让去救他们。”朱宝的母亲一想起儿子去世前的一幕幕,心里就无比悔恨。
她记得很清楚,4月27日18:00左右,朱宝吃过晚饭后,准备离开在县城的家,告诉家人当晚不回家住。在家人的追问下,朱宝才说出自己参与高利贷的事实。
2011年,朱宝、朱猛等4人共同向他人放高利贷400余万元,其中,朱宝兄弟俩占大份额,借贷人用房子向其作抵押。2012年春节前后,借贷人跑路,朱猛便与另一个人住在借贷人的房子里。 4月26日晚上,另外两名放贷者计划将抵押的房子卖掉,遭到朱宝、朱猛的拒绝,并发生争执。朱宝放心不下朱猛,27日那晚打算去朱猛住处陪他。
28日00:30左右,朱宝家人便接到了朱宝的求救电话。最终,朱家兄弟俩所驾驶的汽车被对方三辆车“追杀”,以时速180公里的速度撞上一辆卡车,两人当场死亡。
他们俩是本家兄弟,出生于1989年,老家在周家村,都与父母居住在邹平县城。这时,朱宝的女儿刚满2个月,朱猛刚结婚20天。
“我后悔,为什么没极力地阻止他们,命都没了,要钱干什么。”记者在邹平见到朱宝的母亲时,她正和自己78岁的母亲一起照看着朱宝的女儿和朱宝弟弟家的孩子,两个孩子只相差3天,哭闹起来,让她手忙脚乱。
一说起朱宝的事情,她总是忍不住哭起来。“车上总共三个人,死了俩,还有一个至今昏迷。”朱宝母亲说,一想起车祸场景,被烧死的孩子,她就整宿整宿的失眠。“这都是命。”在采访中,朱宝母亲最多的就是叹气,他们原本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她和丈夫2006年离开周家村来到邹平县城,搞汽车租赁和二手车销售,朱宝在家帮忙,朱宝的弟弟在邹平一家公司上班,2012年2月,她两个儿媳妇分别为他生下孙子和孙女,她原本以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了。
如今,距离朱宝和朱猛去世已经将近8个月,案子仍旧没有进展。而今,邹平高利贷体系崩塌后,他们已经关闭了汽车租赁公司,因为租出去的车子收不回,大街上的债主和要债人太多了,看到对方的东西就抢走,而租车被抢的人往往都是欠债人,根本无力偿还车辆。
现在,丈夫、小儿子和两个儿媳妇都出去打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两个孩子的开销太大了,“房子已经两个月没交房贷了,好多人告诉我不要再去找了,不会有结果的,可我不死心,两个孩子就这样白白死掉吗?”
缄默 村民谈“贷”色变
在邹平,朱宝、朱猛事件并不是个例。
他们所在的周家村和于何村相邻,几乎全部卷进了高利贷,投资者更是数不胜数。
记者多方了解到,周家村几乎所有的人都投资了高利贷,除了实在穷的揭不开锅的家庭,少则三四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在去往孙镇的沿路,有很多厂区和公司,还有圈起来地没来得及建设的。附近村民说,很多老板都跑路了。
“你不要问我,我不知道。”“我们村没有高利贷。”“没有啊,没有这回事。”“我们没有投资的项目。”“我们就靠种地,农闲时打打零工。”“我们家没有,可能别人家有。”“我不知道谁家有。”14日,记者来到邹平孙镇周家村,家家户户的房屋几乎都有高高的门楼,气派的平房连成一片,门前宽阔的大路,彰显着这个村曾经的富裕。
虽然下着小雨,但看到有生人来,好多村民从大门探出头,但一看到记者上前时,又赶紧关上门。记者以各种身份想要旁敲侧击打听关于高利贷的事情时,他们在谈话中都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欲言又止,还一并否认高利贷之事。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