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企业遭非正常死亡
仇康君是建德市莲花镇的党委书记,他已经在该镇待了三年,1月29日早上一到办公室就开始准备联系到企业调研,虽然该乡镇以农业为主,但家纺和树胶工业企业比较多,“国内国际经济不好,企业压力比较大”,“年底来了,企业都在为融资问题犯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取的一份资料显示,莲花镇内,包括银丰塑料、展威窗帘、洪伟纺织、永福家具、盛华皮衣、比而轴承、奔洋纺织等多家企业已经出现经营问题,“有些企业已经破产,有些已经企业主债务还不上,已经跑路了,有些企业还在垂死挣扎。”
“确实发现不少企业经营上出现了问题,其中出现困境一就是高利贷,企业的利润不可能高于高利贷产生的高息,企业一旦沾上高利贷就问题更大。”仇康君认为。
乡镇企业一直是浙江省民营企业的主体。“除莲花镇外,梅城地区、乾潭以及建德市区更多的中小型,包括一些微小企业,面临困境的企业更多。”采访过程中,有企业向记者介绍称。
“这也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一些在转型生产过程中,综合竞争力不强或者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上游形势不好,波及下游的企业。”对于多家企业出现风险,作为信贷机构,建德市信用联社理事长张云峰向记者认为,与当地的经营环境和产业政策也有关系,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建德市经济发展局局长王来生称,受民间借贷、担保、互保及联保引发企业出现倒闭风险,链断裂经济案件频发属于市场行为,“一波接着一波,跑路的,倒闭的”,政府层面已积极协调处理着手。
“经济形势严峻,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支持不给力,部分银行风险防范过度,甚至存在以空头承诺收回贷款的行为。”杭州市发改委一份2012年的调研报告中则认为,融资怪圈难解。
信贷整体出现收缩,地方财政政策紧急“抢救”,据建德市财政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建德市将专为缓解中小企业贷款周转困难而设立的财政应急调头专项资金规模从3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全年累计办理贷款调头387笔,发放调头资金18.8017亿元,受惠企业212家,“成为我市中小企业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最有力帮手”财政局称。
中江系崩盘引发信任危机
王来生表示,自从中江事件爆发后,建德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7、8月份专门到杭州邀请所有在建德开设有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恳谈会,表达建德对中江事件处理的态度,消除误解,很多银行负责人在会谈上表示,会继续加大对建德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不会缩减规模等,但效果有是有,不是很明显。
莲花镇党委书记仇康君则表示,受中江系崩盘的波及影响,银行对当地企业的融资信任产生了危机,银行对企业的贷款要求越来越高,风险评估越来越严,担保抵押从严控制,风险控制要求提高。
“一些银行出现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情况。”王来生形容称,银行对单个项目,单笔信贷审核上更加严格和谨慎。
延长放款周期就是特征之一,“原来三天就可以放下来的贷款,现在就要3个月。”建德一家经营实体的企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为了转贷,只好通过民间借贷来筹措短期周转资金,甚至是高利贷,而周期更长的贷款审批手续让不少企业吃了苦头。
“前些天建行给我放贷1000万,从原本的两三天拖到3个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浙江逸龙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克荣也抱怨起来,称幸而自己现金流还算充裕,否则一两百万的利息铁定亏了。
同时,建德当地有企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映,眼下,在建德的融资环境里,有银行听说其他银行收贷,其他机构听到风声也一起跟收着收,这样直接造成企业面临倒闭。
“比如建行500万元到期后不续贷,其他银行也停止续贷,另外一些银行也跟着收,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这家企业基本上就倒闭了。”该企业主阐释。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建德采访时获悉,银监会三令五申的银行贷拉存现象也有出现,企业贷款时一方面要受到程序严查,还要拉存款。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