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财经新闻→新闻
    


人民币“外升内贬”外贸企业临近生死线


cye.com.cn 时间:2013-5-4 10:25:33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5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开盘报6.1540,跟随中间价再次双双创下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082,较前一交易日继续大涨126个基点。

截至2013年4月,人民币2013年已升值0.7%。而从2005 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 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1.68%。

进入2013年之后,伴随越来越频繁刷新的汇改纪录,外贸企业的利润不断被“蒸发”。在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双重压力下,出口企业大面积受创。

专家认为,接下来人民币走向可能将由升值转为贬值,外贸企业的日子有望好转。然而,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期在华盛顿表示,从市场形势来看,目前适合考虑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这意味着,未来国内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可能将从人民币升值转为汇率双向波动的不确定性。

外贸利润“蒸发”

“纺织业做出口没有什么利润了,我们公司只得停了加工贸易生产。”4月28日,三维数码纺织公司董事长曾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曾祥是最早一批到东莞经营纺织业的香港人,在纺织行业从业40多年。由于在纺织技术领域的权威性及江湖地位,业内人尊称为“曾爷”。

“我们公司做了10多年,这几年纺织业出口赚不到钱了,大家都亏本。”曾祥告诉记者。

而让出口企业日子难过的最大问题正是人民币不断升值。“人民币升值太快了,不停地升,纺织出口企业不敢接单。”

经常来往于香港与内地的他回忆,以前用100港币可兑换120~130元人民币,而最近一次他用100港币只能兑换77.8元人民币,人民币兑港币升值30%以上。

而人民币的升值在今年更是重拾高歌猛进的声势,让外贸企业大呼受不了。2013年4月26日是“五一”假期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出6.2208的高价。这个4月,人民币9次刷新历史高点,升值幅度超过0.45%。今年前4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已升值0.7%。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年初下的订单,到现在以美元结算的话,利润直接缩水0.7%。为此出口企业叫苦连天。

“去年10月至今人民币升值近3%,人民币升值使利润减少了很多,现在我们只敢接3个月内的短单。”4月23日,做了20多年礼品外贸生意的吴先生在第113届广交会上告诉记者:“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和成本提高,我们提高了10%的价格,但不知客户能不能接受提价。”

提价后,吴先生对今年公司的收益预期没有信心。“去年公司的毛利率是20%,净利率是7%,今年估计毛利率是15%,净利率就很难说了,这跟人民币升值幅度和国内的通胀情况有很大关系,我估计今年会比去年差。”

“如果美元兑人民币继续升到6.0,我们公司就得关门了。”吴先生估计,国内的外贸企业能接受的美元兑人民币升值极限是5.8。

人民币双重挤压

在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同时,它同时却在对内贬值。其结果是导致国内通胀,物价上扬,出口企业的成本随之上涨,其中人工成本是上涨最快的一环。

黄先生是某外贸公司进出口部的业务员,他告诉记者,由于通货膨胀,该公司家具生产的人工成本比去年上涨了三成,家具行业的工人月薪,由去年同期的2000元/月上升至今年的3000元/月。在这一劳动密集型的家具产业,人工成本能占到企业成本的1/3。其他传统出口企业情况也类似,曾祥介绍,纺织行业的熟练工人月薪甚至超过了家具业,在东莞已涨至4000元/月。

随着人民币的对内贬值,另一成本“大头”——原材料也同样在上涨。黄先生和吴先生都表示,行业里的原材料今年同期比去年有小幅上涨。

纺织行业的日子更苦,因为它们根本无法控制原材料成本。由于国家实行棉花进口配额限制,以限制大量的海外棉花进口冲击到国内棉花市场,所以国内纺织企业主要使用的是国内棉花,目前,国内棉花高于国际3000~4000元/吨,这造成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压力极大。由于在纱线等纺织产品中,主要是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模式,出口订单在定价时所参照的成本基准为较低的国际棉价,因此纱线订单价格在低位徘徊。用国内高成本的棉花生产国际上不断跌价的棉纱,这意味着企业生产量越大,被吞噬的利润就越多。大量的纺织企业不得不关门。

曾祥告诉记者:“公司出口的产品用美元结算,但出口企业要换成人民币来发工资,人民币升值间接增加了成本。”

在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下,近年来大量的港资纺织企业不得不外迁,外迁路线是从珠三角——长三角——山区,如今已没法再退了,整个产业链不得不移往越南、缅甸、印度等东南亚,以降低人民币升值、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在国内做一件衣服成本,跟在越南不是一个价。比如李宁在国内做一件衣服要30元,在越南可能20元就行了,国内的品牌也不跟国内生产商下单了。”曾祥感慨地说,国内的纺织出口企业价格上已无法和东南亚的企业竞争,国内纺织企业的订单因此大量流失。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