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鄂尔多斯的“羊煤土气”资源造就了让人咋舌的财富神话,同时也催热了当地民间借贷市场。然而,随着房地产和煤炭市场的转变,鄂尔多斯借贷人也陷进了难以抽身的泥淖。
据了解,80%的鄂尔多斯人参与了民间借贷,然而融资链条断裂后,这些放贷人面临的是无法拿回本金以及借贷人以低价物品高价恶意抵顶债务(即高价抵顶)的难题。尽管当地警方有意加大打击力度,但是由于案件数量太多,很多人的资金恐怕再也无法收回。
30万一年变成39万却难讨回
齐俊(化名)作为鄂尔多斯全民放贷中的一员,从去年6月开始就为一笔39万元的贷款感到头疼不已。
2010年,齐俊加入了声势浩大的民间放贷大军。虽然齐俊并没有说明当时参与民间借贷详细背景,但年息达30%的利率必定是诱因。当年6月,齐俊的大学同学韩海(化名)也委托他参与放贷,而这一委托则让他困扰至今。
齐俊告诉网易财经,2010年6月份他将大学同学韩海转交的10万元本金,以月息2.5%(10万元一个月利息2500元)、年息30%(10万元年息即3万元)放给鄂尔多斯市某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板刘某,到2011年6月份期满,应收本息合计13万元。
然而,这一期放贷期满之后,跟大多数民间放贷人一样,齐俊和韩海并没有取出本金及利息,反而加大了“投资”。2011年6月,在没有将本息从刘某处取出的情况下,韩海又给齐俊转来17万元现金。连同之前的本息13万元,共计30万元,同样约定以月息2.5%、年息30%又放给刘某,约定放款期限为一年,到2012年6月份,应收本息合计39万元。
然而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市场爆发了危机,传出了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刚开始,齐俊和韩海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2012年6月份,刘某以没钱为由再没有支付利息,齐俊才意识到这笔投资的风险性。后来双方协商,约定刘某于2013年6月份支付本息合计39万元,现金方式支付。
但是直至今日,齐俊表示,吸款方刘某仍未支付本息现金,并以没有钱为由,提出以其在山东威海的房子抵账。齐俊表示,刘某威海的房子估值远远不值39万元。直至发稿前,双方仍僵持中。
齐俊告诉网易财经,刘某原为鄂尔多斯某资源集团的前员工,当时为集团融资,后来自己开办实体,向各方融资,资产在短短几年间骤增,拥有底商、宾馆、酒店、建材厂、农场、金矿等产业,资产规模估算在几个亿。后由于金融危机,资金链断裂,陷入高利贷纠纷中。
警方严打低价物品高价顶债
“尽管近期出现个别涉及房地产和民间借贷领域的案件,但只是极少数,民间借贷和房地产领域整体形势平稳、风险可控”,2011年10月,鄂尔多斯市政府秘书长奇巴图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然而当地民间借贷的实际情况却早已恶化并呈现一发不可收拾之势。鄂尔多斯一位参与民间放贷的当地人告诉网易财经,民间借贷大案、要案一般涉案金额在几个亿以上,而真正影响广泛的,则是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几百万放出的普通老百姓。
据了解,鄂尔多斯市市民基本80%都参与到民间借贷中,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位当地人告诉记者,即使一个开小面馆的本地小老板,也在外面放着几十万的高利贷,由于民间融资资金链断裂,鄂尔多斯目前可以说是到了“全民追债”的时刻。
在这场昙花一现的财富神话中,齐俊面临的境况也是鄂尔多斯大多数民间放贷人面临的难题。早在2012年初,鄂尔多斯东胜区公安分局便开始严厉打击“有钱不还、高价恶意抵顶”的行为。网易财经从该公安分局了解到,不少债务人就曾以低价物品高价恶意抵顶债务,从中换取高额利润差,损害债权人利益。
从该局侦破的高价抵顶案件看,有的债务人将每瓶价值188元的五粮液酒,以400或438元的价值向出借人抵顶债务,共计2000多件;有的则用80万左右的轿车抵顶150多万的债务;有的则用毛坯房作抵顶,并以每平方米2万元计算价格。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