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国内证券公司将面临极大的冲击,具体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证券公司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区域性证券公司生存难度增大,行业面临洗牌和转型;二是证券公司的各项业务也将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将会不断深入。
(一)证券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中国证券行业长期以来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渗入,将促使中国证券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最终形成几家“大型综合+众多小而美”券商的产业格局。而这种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一、互联网技术将打破信息不对称和物理地域优势,电子渠道和目标客户的全国化覆盖将迫使所有证券公司都站在同一层面竞争,产品和价格将更加透明,传统基于渠道覆盖和区域优势的竞争力将逐步衰弱,部分区域性券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二、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推动了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产品和服务相互交叉和渗透,“跨界”一词随处可见。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开,互联网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庞大的用户群纷纷跨界进军金融行业,阿里巴巴推出的阿里金融、亚马逊推出的“Amazon Lending”、京东商城推出的供应链金融等,同时腾讯、东方财富网、大智慧等公司也对证券业务蠢蠢欲动,原本毫不相关的企业却成为了强大的竞争对手,这无疑加剧了证券行业竞争。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型证券公司将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加大并购整合力度,做大做强;而中小型证券公司则需要抓紧转型,走差异化道路,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商业创新,实现弯道超车。
(二)证券公司的各项业务深受影响
渠道电子化和营销网络化仅仅是互联网对证券公司影响的开始,未来这种影响会不断向企业内部各领域渗入,最终促进整个商业模式的重塑,在这一过程中,数据资产的积累塑造和运用能力将是一个关键。
经纪业务方面,纯通道经纪业务面临巨大冲击,发展增值业务进行差异化竞争成为破局关键。网上经纪业务的发展兴起,能够降低物理营业厅的扩张和成本压力,容易实现规模经济,但同时也使证券公司之间面临更为直接的竞争,如果还是提供单纯的通道业务,难免会陷入价格战,最终不利于证券公司的良性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增值服务成为了破局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发展增值服务时,研究和投顾人才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开发利用是其成败的关键。
资管业务方面,从渠道电子化到运营全电子化,影响逐步深入。资管业务在前期更多的是实现渠道电子化和营销网络化,证券公司资管产品的线下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银行渠道的依赖现象,销售渠道需要尽快突破,网络渠道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未来,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后,证券公司便可通过挖掘客户在线的行为数据以深入把握客户需求,由此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和开发,甚至可以实现面向高端客户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投行业务方面,未来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商业创新将是重点。初期,新技术对于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影响并不大,但随着证券公司新三板、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新业务的推进,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
研究业务方面,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将成为证券研究的重要支撑。大数据时代,目前国外已经有一些金融机构开始借助大数据分析预测未来。比如,2012年5月18日,社交媒体监测平台DataSift监测了Facebook IPO当天Twitter上的情感倾向与Facebook股价波动的关联,Twitter准确预测了Facebook上市当天股价的走势,即Twitter上每一次情感倾向的转向都会影响Facebook股价的波动,延迟情况只有几分钟到二十多分钟。也许,大数据预测还存在诸多问题,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巨大的价值,证券公司拥抱大数据,从中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提供更好的服务,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作者为宏源证券研究所(机构客户部)副所长(副总)、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秘书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