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经营效率高于国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1-7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691.5亿元,同比增长6.3%;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894亿元,增长13.4%。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呈现出明显的分化: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央企维持稳定增长,普通国企增速从14%降至个位数,民企则保持16%左右的业绩增幅。市场人士分析,很多央企占据行政垄断地位,处于产业链的上游,拥有行政垄断定价,业绩稳定性较强。而在经济环境趋弱的情况下,中下游环节对产品需求锐减,价格趋向下调,国有企业由于产品和成本关系更加刚性,导致业绩下降的趋势明显。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成本控制、业务调整等方式缓解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影响。
“混改”可提高国企效率
今年以来,新一轮国企改革浪潮正在全国各地兴起,迄今已先后有超过20个省市出台了国企改革方案。对于央企、地方国企上市公司来说,推进混合所有制带来的改变将主要来自于效率的提升。
“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分类完善治理结构、分开展开绩效评价、分类考核。引导企业按照不同目标发展,探索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监管的有效方式。”北京市8月份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国有股本低于50%的企业不再简单套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监管制度,实行更加市场化的监管机制。”
民营企业与非民营企业在绩效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两类上市公司在治理机制方面的差异,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较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更加合理,从而导致了不同的企业绩效。
每个员工创造财富的多少,可以看作是衡量国企与民营企业经营效率差异的标准之一。2014年半年报显示,716家普通国企上市公司员工人数合计约490万人,平均每人实现营业收入73.32万元,创造净利润4.78万元;而1562家民企上市公司员工人数合计527.72万人,平均每人实现营业收入57.63万元,创造净利润6.22万元。
民营企业由于产权清晰,所有者能够获得所有权带来的收益,就有更强的激励机制去严格监督,并防止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低效行为。民营企业大多都是中小企业,所有者本身就是经营者,自己掌握企业的真实信息,基本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的情况。
谈及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无疑是A股上市公司运用最为普遍的激励手段之一。统计显示,今年以来112家上市公司公告实施了股票或期权激励计划,其中,国有企业只有7家。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大潮引领之下,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有望得到完善。混合所有制、股权激励等机制改革的启动,既对国资的治理结构带来良性促进,也将使原有的国企监管方式实现“换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对媒体表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提高整体经济的运营效率。而在国有资本经营和管理方式上,政府将由过去管企业的方式向管资本的方式转变。
相关报道:
傅成玉:我们每天要交8亿税费 国际同行都不相信
中石化一把手傅成玉在达沃斯论坛上称,反过来你是中央企业是是国有企业,是全民性的,所以要给企业交更多的费,去年我们费和税加在一起有3200多亿,每一天跟国际同行比,我每天要交8亿元人 民币,我国际同行不相信,因为我们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要尽全民责任不是仅仅在交多少税上也不是交多少的红利上,费上更多。
宗庆后:20%企业交90%税 改朝换代都因苛捐杂税
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1.中国经济仍有20年高速发展。2.政府高税收没用在民生上。公务员太多了,地方财政变成吃饭财政。3.税负重中小企业无法生存、大部分都逃税漏税。20%企业交了90%的税。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