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失业人员宁可选择做月薪600元治安员 却不愿从事脏苦累高薪工作
本报讯 (记者黄琮 通讯员任伯煊)有社保,月入千元左右,上班地点离家不远等是广州市就业困难人群找工作的最低要求。历时近一个月的“阳光情”就业援助进家入户活动告一段落,仅有不到四成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不能将心态放平是造成本市户籍失业人员就业率不高的主要障碍。另外,由于多数失业人员对社保补贴并不了解,成为他们不愿接受低薪工作的主要原因。
超过三成失业人员揾到工
国庆节前,广州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阳光情”就业援助进家入户专项活动。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获悉,在此次专项活动中,全市各级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共上门家访就业困难人员6380户,帮助2306人实现就业,落实扶持政策1527人,落实政策补贴资金353372.1元。
市劳动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虽然从数字上看来就业率只有36%左右,但已经比广州市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30%的平均水平高。
心态不正是就业率低的主因
市劳动部门负责人指出,就业价值观和心态仍成为阻碍就业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比如有些失业人员对收入看得很重,用人企业认为个人收入是和整个经济环境有关,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收入自然要低。有些人员只选国企和事业单位,对私营企业置之不理。
已经招收了48名下岗人员和6名特困人员的广州电缆厂负责人告诉记者,部分失业人员在进厂时只看到了企业保障全面和工人工资高,但进了车间后才发现工作很累想退出。“如果给他安排清闲但收入少的职位,又不甘心。”
政府有补贴市民却不知
劳动部门回访调查时发现,三大困难群体在找工作时不约而同地存在一条底线,即1000元左右的月薪、买社保、工作地点离家较近、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左右。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除1000多元的月薪能够保证外,其余三项无法同时满足。
对此市劳动部门负责人再次强调,本市户籍的失业特困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可获得政府提供的3年社保和岗位补贴,尤其是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但是有不少人却不知情。
案例:无人问津辛苦工
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广州拥有过百家分店的真功夫进街道招收保洁员,每月收入在1200~1400元,可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应聘。
这些分店多开在街道附近,又帮买社保,为什么有多一倍的收入还是没人愿意呢?47岁的廖玉琼宁可选择月入600元的街道群防群治治安员工作,她觉得在餐厅做清洁工劳动强度太大。还有人担心,私企让人不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