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变通
看准了方向要坚持,但走错了路却一定要及时“掉头”。这是王瑛在“大海里的游泳池”学“游泳”最重要的经验。
王瑛的开业准备很细致:店铺装修十分舒适,茶杯饮料也齐全,就连邀请函和会员卡都印得很精致。但连续两周的白板业绩给了她迎头一击。所幸,王瑛懂得及时反省创业思路:商场里总共有9家卖十字绣的店铺,竞争密度太大。咬咬牙,她决定放弃自己最熟悉的十字绣。
在对市场的观察中,她发现几家DIY手工制品小店在商场做得很火热,“附近学校密集,学生大多喜欢自己动手做东西送人。DIY会有市场”。抱着“试水”的想法,她把原本计划用做小店礼品的手工美容皂改装成“DIY香皂”,反响果然不错。紧接着,她便推出了“快乐DIY”系列,并连续作战两天两夜,重新设计了小店的灯箱、名片、宣传单、会员积分卡……如今,想从“DIY”中寻找快乐的朋友越来越多。
怎样让梦想照进现实?
关键词:风格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很多大学生在创业伊始都会花尽心思打造自己的“梦想小屋”;然而,走进现实,才会发现“梦想”与它的距离。
288号商铺的李晓婷最初便把小店梦为“古堡的后花园”,红色的砖墙,蓝天绿草,小店的正中还挂了轮胎秋千,所销售的服装风格也是“集万千于一店”。但美丽的童话在现实面前触了礁:顾客感觉小店“很乱”。
在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李晓婷意识到小店设计过于理想化了。于是,她开始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找到了一家为日本女装品牌加工服装的大厂为小店供货。根据日系服装的风格,她的“古堡花园”也变成了温馨小屋:藤制沙发可让客人歇脚,轮胎秋千变成了水晶灯,小小的店铺里还辟出了专门的有格调的试衣间……当梦想与现实接轨,“回头客”便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小店中。本报记者钮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