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杀”已为大多数网购达人熟知。然而越来越多暗藏的猫腻让这种购物方式开始发酵变质。
“已下架”却仍在成交
网友“阿壮”发帖声讨了联想淘宝官网近日举行的笔记本“秒杀”活动。活动当天,“阿壮”发现,“原来成交一台的记录,变成了两台。此时商品已处‘下架状态’,怎么可能再成交?”
“秒杀”到手伪劣品
“秒杀”商品的质量良莠不齐最受诟病。特别是一些数码IT、家电产品,买家可能买到“翻新机”、“水货”。在一些热门的“秒杀”网店中,记者发现要求转让的留言占了店铺留言的大多数。“抢来的货虽便宜,但质量的确不是很好。”
猫腻不断让网友寒心
有网友发帖揭示“秒杀”活动的种种作弊手段,包括雇“枪手”造势、趁机倾销假冒伪劣商品、动用外挂及专职“秒杀”人员等不公平竞争手段。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秒杀”抢购原本就是图个热闹,比个运气,如今出现的种种猫腻和陷阱,不仅让这种行为本身成为噱头,还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最终,厂商品牌的诚信度也会因此受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