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全球资源
《21世纪》:世博后,中国的民企会否在国际市场上再进一步?
郭广昌:有人说世博会,尤其是浦西的企业馆就像一个全球五百强的地图,也有日本产业联合馆,也有韩国产业联合馆,也有我们中国很多的大国企。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民企联合馆呢?
也是当时各方都有一个期望,没有这样一个民营企业联合馆,在这个世界地图上面似乎缺了什么,正是这样的情况下面16家民企共同组成了一个民企联合馆,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能够参与共同做这个事情,我深感自豪。
结合16家民企我们也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现在讲国际化已经不是新鲜的词了,这几年谈了很多,16家参与的民企从规模来讲,我们应该说已经有这个实力,也不比一些国际大企业小。
我们的民生银行、苏宁电器等16家企业在各自的行业中,在中国这个市场上面至少都是名列前茅,比如说红星美凯龙,作为家具行业成长很快,例如泰豪科技,民企馆的技术支撑主要来自泰豪科技,我们的淘宝马云同志,跟eBay竞争当中应该是取胜的,我们的美特斯邦威在休闲服装这一块,我觉得未来不会输给一些有名的产品。
再从资本的角度,我们16家企业不少已经有资本的对接,包括我们易居中国也是在美国上市的,复星也是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无论从规模层面、技术层面等等,国际化这个词对我们整个的民营企业发展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战略。
我们现在还讨论国际化的目的是希望如何做得更好、如何再上一个层次,复星这几年也在做这个事。包括我们跟凯雷的合作,包括请斯洛做董事会顾问等等。
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再抬升自己,用全球眼光,把中国优势与全球资源嫁接。我们在全球寻找更多的有技术优势、网络优势等等,能跟中国消费市场、跟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对接起来的一些项目。复星只有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才能做得更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