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搜狐学会妥协
2000年3月开始,全球互联网泡沫开始退烧,投资者开始发现互联网没有明确盈利方向,对互联网企业捂紧了钱袋。反映互联网经济晴雨表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狂跌,从3月的超过5000点跌到6月的3000点,并在年底跌破了2000点!
股市的低迷无疑堵死了互联网企业的上市之路,而融资随后变成了“不可完成的使命”。周云帆的2000万美元风险投资谈判则开始推迟,最后完全取消了。
与之对应,当时的三大门户新浪、网易、搜狐已经抢先一步上市,募集了度过互联网严冬的资金,但计划在第二年上市的ChinaRen则面临“断粮”的局面。
作为ChinaRen的大股东,高盛给了周云帆两条路,一条是出售,一条是关门。周无奈之下,选择了将自己和一手创办的公司、品牌、员工全部卖给了搜狐。
2000年9月,周云帆和搜狐签订收购协议,ChinaRen全部品牌、业务、员工加入搜狐,以换取搜狐12.5%共计440万股股份,以每股7美元折算,折价3000万美元。周云帆和杨宁两个创始人则卖身搜狐,分别担任总经理、CTO,位于CEO张朝阳和六七位副总裁之下。
在周云帆的搭档杨宁看来,在搜狐的岁月是“蛰伏”,作为被收购的公司,ChinaRen的企业文化和搜狐的文化发生了冲突,这也为二人最终从搜狐辞职埋下了伏笔。
后来,周云帆在回忆中一直称,在搜狐获得了很多锻炼,这给他从搜狐辞职创办空中网,并把空中网从小做到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次创业 从头来过
尽管首次创业的尝试最终失败了,但自己创业的念头始终盘桓在周云帆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2000年年初,中移动、中联通在全国推出短信业务,2001年短信发送量就达到189亿条,新浪、搜狐、网易的短信业务收入都大幅上升,互联网看到了盈利的曙光。
短信的发展给了正在寻找创业机会的周云帆一个天赐良机,2002年3月,周云帆和杨宁双双递交辞职报告,离开搜狐二次创业。
不过,摆在周云帆面前的是,三大门户开展短信业务早,已经领先很大,如果现在做短信,只能跟在他们后面。用周云帆的话说:“最多就是一个快乐的小公司。”
最终,周云帆决定做短信的“图像版”———彩信,虽然有风险,但有机会成为行业的领先者。他在北京后海租了一间平房作为办公室,在只有10多个人的空中网员工大会上,在黑板上写下了“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个互联网大鳄的名字,然后在后面加上“空中”,激励自己的员工说:“我们以后是要和他们齐名的公司!”
要实现这个目标,资金又成了问题。从搜狐辞职时,他和杨宁都卖掉了各自在搜狐的44万股股票,并放弃了全部期权。但此时搜狐的股价已从一年多前的7美元/股暴跌至1美元/股,在交纳了注册空中网的50万美元后,两人几乎已经山穷水尽。
关键时刻,周云帆想起了自己首度创业时的老朋友———投资银行。但此时,高盛在亚洲的分支机构已经关闭,而其他原先投资ChinaRen的投资方,也由于信心不足拒绝再次投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