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这一规划引发了众多代表、委员的热议。“就业是民生之本,全社会都应该高度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说。
记者:今年您提交的 《关于大力发展网络创业带动社会就业》提案,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您提交这个提案的初衷是什么?
贺强: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近些年,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十分显著。我提案中谈到的网络创业,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新的创业形式,其中经营网店是网络创业的主要方式。
近几年,网络零售在中国的发展很快,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购物的新选择,也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平台。据统计,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5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5131亿元。随着电子商务交易额的剧增,电子商务对我国就业的拉动作用日渐凸显。据淘宝数据中心发布的最新淘宝就业指数显示,2011年1月,淘宝网创造了164万个直接就业机会,这其中还不包括给物流、支付等行业带来的间接就业岗位。因此,以网络创业带动社会就业,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增加消费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那您认为网络创业对于创业者来说,有什么优点?
贺强:对于创业者而言,网络创业具有以下几大优点:一是创业的资金门槛较低,经营方式灵活;二是担保交易和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引入,有效提高了交易和资金支付的效率,有利于降低传统商品交易中现金收兑的风险,使交易有安全保障。
记者:您上述提到的几点优势是近些年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那您认为,网络创业将会对就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贺强:网络创业促进社会就业的效应是很明显的。从整个社会宏观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网络创业能对就业产生的积极影响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是网络创业投入资源少,见效很快。网络创业的启动资金一般较少,推广成本较低,无需社会投入太多资源,而且网店的扩张也较为便利,这样为扩大就业提供了方便。第二,网络创业能大幅度拉动相关产业的就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物流、IT等相关产业的扩张和就业。第三,网络创业尤其适合残疾人、老年人等人员的就业。第四,网络创业可以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如“沙集模式”,通过淘宝网网上交易的形式,使一大批农民建立起了家具厂、物流公司、仓储企业,吸收了大批农民就业。
记者:那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大力推动网络创业的发展?
贺强:首先,从政策层面上,工商、税务等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尤其是针对高校毕业生以及下岗失业人员、乡村农民等就业困难群体,应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通过优惠政策调动他们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就业的积极性。其次,要鼓励发展网络创业的培训机构和平台,在网络创业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优势的地区,为创业者提供咨询、培训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促进网络创业的发展。同时,应该以电子商务为中心,建立信息、物流、仓储、生产、加工等产业集群,对产业集群内的创业者给予租金、税收方面的优惠,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提供办公、仓储、打包、发货、融资贷款等一条龙的配套服务的同时,发挥产业集群拉动社会就业的合力作用。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