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开展“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活动 [提要] 乔玉芳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巴彦托海村党支部书记,在乔玉芳的带领下,该村以牧业为主向多业经营成功转型,牧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目前,全市先导团队伍已发展到260多人,先导团成员领办的合作组织达60余个,由先导团成员带头领办的100个核心产业示范基地辐射农牧民近30万人。 乔玉芳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巴彦托海村党支部书记,在乔玉芳的带领下,该村以牧业为主向多业经营成功转型,牧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仅一河之隔的团结村却因党支部战斗力不强成为贫困后进村。乔玉芳兼任团结村党支部书记后,抓班子、带队伍、跑项目,不到两年时间,该村成为出口创汇蔬菜基地。
“一个乔玉芳能带动一个团结村,全市有那么多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如果把他们都组织起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呼伦贝尔农牧业发展不就有动力了吗?”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呼伦贝尔市开展了“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活动,通过组建创业先导团,发挥先导团成员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使核心人才、优质资源发生“裂变效应”,进一步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新林区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以典型带动党建、以党建促进发展、以发展实现小康”的新路子,实现了“点亮一盏人才灯,照亮一片农牧户”的目的。
目前,全市先导团队伍已发展到260多人,先导团成员领办的合作组织达60余个,由先导团成员带头领办的100个核心产业示范基地辐射农牧民近30万人。
精心组织选拔 组建“先导队伍”
2009年11月,呼伦贝尔组建了首批由40名优秀村书记、主任,“两新组织”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组成的全市创业先导团。同时,注重培养年轻干部,重点培养大学生村官、复员军人以及学历高、头脑灵活、开拓意识强的年轻干部。首先把他们培养成党员,让他们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再把他们培养成致富能手和带头人,逐步吸收到创业先导团队伍中来。并对先导团成员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吸收一些思想境界高、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和带动作用的年轻成员,不断充实先导团队伍。
为把松散型的先导团打造成一个牢固的战斗堡垒,呼伦贝尔市委积极探索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方式,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先导团党总支,下设10个党支部,旗市区党委、各乡镇党委、相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形成整体合力。通过定期或适时召开党支部负责人会议,向党总支报告工作情况,发挥党组织在先导团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先导团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与农村一线沟通的工作平台。初步形成了以创业先导团成员为核心和纽带,“向下”辐射160名后备成员、784个村书记、93万农牧民,“向上”沟通乡镇、旗市区、呼伦贝尔市三级党委政府的信息互动和信息直报的组织体系。
整合党建资源 拓宽“辐射空间”
为充分发挥先导团的带动辐射作用,呼伦贝尔市所辖的13个旗市区分别成立了创业先导团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利用报纸、电视、广播、远程教育网络等媒体,从空中电波到报刊媒介,从农家课堂到“牧民驿站”,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辐射带动。市委组织部还通过内蒙古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东部区蒙语译制基地,把先导团成员的创业致富经验和事迹翻译成蒙语,并制成远程教育教材发放到少数民族群众手中,让先导团宣教工作不留死角。
同时,借助“移讯通”短信服务系统,搭建起先导团、大学生村官、基层党建特约信息员、旗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间的信息互动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克服成员分布范围广、互相沟通不方便的实际困难,形成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合作关系,建立起联系群众的新机制。荣旗、牙克石市把先导团宣讲材料做成“乡土教材”、“文艺节目”、“身边典型”等农民容易接受的教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宣讲创业致富理念。
率先引领示范 探索“有效模式”
“先导团成员都是领头雁、带头人,这部分人头脑灵活,在出致富金点子上都是一把好手。”呼伦贝尔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先导团成员通过自身的示范带动,引领了更多的农牧民走上产业化致富之路。牙克石市先导团成员马玉凤引进小麦新品种进行田间试验,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周边20余家农场的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莫旗塔温敖宝村造林大户李振海无偿向群众提供树苗8000棵,从栽植到管理提供全程服务,为农牧民树立了科技致富的榜样,坚定了农牧民致富的信心。
呼伦贝尔市在开展“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的工作中,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整合多种社会资源,在农牧民创业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扶持,为农牧民创业致富做好全方位、多元化服务,鼓励先导团成员引导农牧民选准市场前景好、效益高、风险小的项目,对有志创业的农牧民,在创业资金、项目、政策上给予优先扶持。
各先导团成员则根据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特点,主动联系各个职能部门,集中各个领域优质资源,吸纳重点项目资金,建立产业示范基地。同时,根据各地自然资源、民俗资源的不同特点,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促进农牧民增收为主线,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先导团成员示范引导、合理经营、服务拉动等多种形式带动广大农牧民,并在带动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先导团成员与广大农牧民共同创业致富的“双赢”之路。(通讯员 呼组)
专家点评
使核心人才、优质资源发生“裂变效应”,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委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显著特点与创新之处。
在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要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必须配强人才队伍,集中优质资源,发挥人才优势,确定发展思路,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强化服务功能。开展工作要由过去的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向提供服务、示范引导、辐射带动转变,实现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良好局面;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也是呼伦贝尔市组建“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给我们的有益启示。(重庆市委党校讲师、党建博士 侯晋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