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巨头逐渐打破“假开放”、“半开放”局面
不少评论人士对“开放”在中国的前景冷眼旁观,甚至冷嘲热讽,认为中国互联网从未有过开放的基因和成功案例。但是,今天的情况真的不同了,百度、新浪、腾讯、阿里乃至360,它们之间存在相互的制衡关系,而各占山头,以开放、让出资源,发挥集团作战优势,将是未来制胜关键。
和第一次、第二次创业潮相比,中国的创业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身份尊贵”。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百度APP中,一款APP的入驻,百度几乎把开发商当做客户一样伺候,UI、技术开发、关键词匹配、服务器支持,全程都有百度的参与。甚至你只要有很好的创意,百度来帮你实现。
我们看一个平台是否真的开放,别听口号,也别看广告,只要看看这种细节。这和新浪、腾讯、搜狐重视微博,拼命拉人,是一个道理。
3、商业模式一开始就成型cye.com.cn
第一波创业潮,创业者凭的是热情和理想;第二波拼的是资源和融资能力;到了第三波,框架和模式都已经固化,创业者需要施展的是自己的创意和研发能力。尤其是商业模式,早年的创业,很多项目玩了多年,积累了庞大的用户,但还不知道怎么赢利。
对每一个APP开放平台来说,平台方已将商业模式设计好了,并且铺好了高速公路。值得注意的是,百度APP甚至自己掏腰包为应用买单,尽管这或许算不上持续、稳定的商业模式,但在全球APP平台,没有第二个。
据我了解到的数据,现在百度APP平台上,日使用次数超过百万的应用,数量并不小。这个用户级别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营收能力,关键就要看最后的一锤定音了。
我十分期待2011年,这一波APP潮能够有所斩获。“中国的Google”有了,“中国的Youtube”有了,“中国的Facebook”也有了,那么,“中国的Popcap”、“中国的Zynga”在哪里?拭目以待。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