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全国中小企业工作会议初定9月召开,一个正部级管理机构或国务院层面的跨部门协调机制,也在酝酿之中。
不出意外的话,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国家级工作会议,将于9月正式召开。目前,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工商联正在紧张进行“全国中小企业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
在此之前,全国工商联已经就全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了长达半年以上的调研。并在此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的报告上交国务院。这份报告已经得到国务院的初步认可,“全国中小企业工作会议”将在此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相关讨论的议题。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在初步拟定的议题中,包括“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国家级管理机制与架构”。一个正部级的管理机构或国务院层面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已在酝酿之中。
没有足够级别的独立部门负责,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以及两份“非公经济36条”落实的主要原因所在。
规格超过往
“会议最后的名称还没有确定,但已经确定是一个国家级别的工作会议,目前正在紧张筹备中。”8月10日,全国工商联一位不愿具名的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而在筹备的过程中,国务院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工商联等政府、社会团体组织均参与其中。
本次会议的召开日期,如无意外初步确定在2011年9月。在这次会议正式筹备之前,全国工商联已经利用超过半年的时间,对全国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营、发展情况,进行了周密调研。
全国工商联的此次调研工作启动于2011年3月全国两会结束后。全国工商联由各副主席带队,前往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等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较多的东、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
“围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等展开调研,找出制约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形成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一位参与黑龙江省调研的全国工商联人士向记者如是表述调研工作的主要内容。
记者了解到,在各省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全国工商联起草了一份关于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建议的报告,上报国务院。目前,国务院已将此报告批转国务院办公厅,作为筹备本次会议的基础性材料。
“国务院办公厅参与筹备这次会议,说明了它的规格不同以往。过去,发改委、工信部先后主管中小企业领域时,也都召开过中小企业工作会议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但均是部委自己筹备召开,属于本领域内的会议。但国务院办公厅参与筹备的会议,通常是事关经济全局工作的高级别会议,此前,全国住房工作会议就是由国务院办公厅和当时建设部共同筹备的,那个会议确定了日后住房保障工作的一系列框架。”前述全国工商联的权威人士向记者解释道。
新设管理机制
记者了解到,在目前初步圈定的会议议题范围中,亦有对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探讨——在这次“国家级”的会议上,将确定在中央政府即国务院层面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制度框架的初步方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