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工具类APP产品中很多品质都属上乘,创意极佳,然而如何能够赚到真金白银却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郑飞科表示,他们短期不会考虑加入电商网站链接,对于未来的盈利模式,团队也仍在探索之中。目前关注的重点,依然是提高产品品质,获取优质客户,每周一三五征集用户需求,二四六进行产品更新的流程雷打不动。
格子箱位于杭州,目前团队成员8人,其中联合创始人有4位,平均年龄25岁。郑飞科为团队所有成员配备的办公设备都为苹果系列,他坚持这样能够提高产品设计的品质和效率。
当然,郑飞科与其他创业者一样崇拜乔布斯,但比起那些人所共知的辉煌,他更多时候会去想象乔布斯未成功前那些辛苦的经历。
他在公司的网站上写下一句话:“明天也许是个艰难的日子,但是改变将会在后天到来。”
“走进来简单但活下去难”
中国移动APP开发人员中个人开发者占42.1%,规模在2-5人之间的开发者团队占比为28.3%。15人以上开发团队则占11.8%。开发年限在1年以上的开发者仅占35%
像李万鹏和郑飞科一样在苹果树下的中国开发者有10万人,他们崇拜乔布斯,他们敬仰苹果,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创意来改变行业和团队的未来。
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实现了小小的飞跃,有自己的创业公司,约见各路风投,也有很多人,仅仅是单枪匹马或者集结二三好友,也一样期盼着成为下一只愤怒的小鸟。
也许是在堆满数据线的卧室,或是在只有一张桌子的工作间,甚至是已经废弃的车库。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足以勾勒一个梦想。
今年四月份,一家公司进行了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移动APP开发人员中个人开发者占42.1%,规模在2-5人之间的开发者团队占比为28.3%。15人以上开发团队则占11.8%。开发年限在1年以上的开发者仅占35%。
触控科技CEO陈昊芝估计,国内目前约有APP开发团队2000-3000个。
而另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超过2000支的团队聚集地,以北京最多,上海为主的长三角地区和广州为主的珠三角地区其次,而因为一些行业历史原因,成都和武汉也成为了国内最大的两个APP开发外包中心,这两个城市的很多创业者都在经营自己项目的同时,为大公司的应用研发代工,解决生计问题。
尽管此领域创业人数众多,但大部分公司运营都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
根据知名第三方研究机构DCCI的报告,中国的移动开发者中,盈利的约占25.2%、亏损的占34.4%、持平的为40.4%。移动应用开发者的年收入水平普遍偏低,34.7%的开发者收入在1万元以下,1万-5万元的只有16.3%。
上述数据展示出了在APP开发创业的浪潮和很多散发着金光的掌声背后,还有着太多沉默的大多数,不少业内人士都对目前App Store的市场环境表示了担忧。
机锋网CEO谈毅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开发者还是弱势群体,在食物链中处于最底层。“位于最顶层的是高通等芯片厂商,控制着手机产业的发展。其次是联想等终端厂商、联发科等提供解决方案的厂商,他们的利润包含在终端的售价中。位于底层的则是移动开发者们,一方面不敢大规模投入,担心好的应用被腾讯等巨头复制;另一方面从联想等合作厂商得到的少,这是程序员的悲哀。”
北京一位从事APP应用开发的创业者张琪刚刚放弃了已经准备了半年多的开发项目,问及退出的原因,他表现得十分无奈。
“在App Store每天有500多个新应用上架,你随时都有可能被这个巨大的市场所吞没,在App Store,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着成千上万的失意者。”
但尽管如此,巨大的竞争压力依然不是张琪放弃的主要原因,他表示,离开最主要还是因为产品的推广成本不断提高,已超出他的承受能力。
据了解,目前国内APP产品平均利润或并不高,但推广成本却已接近“国际标准”,获取一个免费用户的成本已经升至1.4元左右。
热门游戏《捕鱼达人》的团队就将前几个月赚到的几十万美元大部分用于媒体推广和网络营销,这才保住了排名,而这对于其他小团队来说,根本难以企及。
除此之外,小型创业公司还要时刻遭受产业链上大公司的挤压。
“排行榜前面的基本上被大厂包揽,其中游戏应用占了50%。”
在这样的多种压力下,萌生退意的创业者并不在少数。“不少草根开发者,从原有的团队跳槽到更大的团队里,或是直接返回之前供职的互联网巨头公司上班。”
“每个人都在赌明天,赌累了,再坚持一下,实在睁不开眼了,就回家。”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