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姐说,商家规定,可以按照与成本价相差无几的“加盟价”从公司总部拿货,并且全程享受该公司的指导、培训以及售后服务。唯一有点担心的是,公司以“路远不方便”为由婉拒了她实地参观公司的要求。赚钱心切的杨小姐很快与该公司签订了合同,并准备把5万元加盟费打进公司账号。签完合同后不久,公司告诉她,只要缴纳了加盟费,公司很快就会发货,每双鞋的进货价是99元。
而杨小姐却从市场上了解到,这种鞋每双平均卖90元左右。“我的进货价比售价还要高,这生意还怎么做?”杨小姐告诉记者,她很庆幸自己尚未缴纳加盟费。
一位深谙“连锁加盟经营”行业内幕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很多客户被忽悠的程度比杨小姐要严重得多。“我们的职务是‘招商经理’,其实就是拉客户,变着法子忽悠对方交加盟费。当投资人提出要考察其他加盟店的经营情况时,招商经理会安排投资人到专门用来供人参观的‘样板店’。诚然,正规的连锁加盟经营项目也有,但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很多其实根本无利可图的加盟项目”。
这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之所以他们公司一直安然无恙,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公司本身经过合法注册,经营的商品本身也经过了合法审批,在法律上几乎不存在什么漏洞。
上海市一位投资专家认为,这些企业可能自己并没有把品牌经营好,就通过加盟的手段圈钱,一来可以募集发展资金,二来可以靠投资者炒热品牌,自己渔翁得利。圈钱,已经成为所有连锁加盟陷阱中最具杀伤力,也最具隐蔽性的一种方式。
完善加盟法规已提上日程
针对“加盟经营”中的种种猫腻,上海先行民商调解中心主任张劼建议,投资者在加盟之前进入到签约阶段时,要仔细推敲合同的每个条款。“总之,在加盟所涉及的种种事宜中,不少环节不涉及法律问题,进退的余地很大。投资者应考虑谨慎,不要被充满诱惑的广告词冲昏头脑,在一些可进可退的事项上丧失了主动权,导致事后产生纠纷”。
上海市高级管理咨询师王震寰认为,其实对于投资者来说,评估企业也是有法可依的:相关法律规定要进行连锁经营,企业必须要有20家店面才能吸引别人加盟,并且还必须要有自己的直营店,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就不可以进行连锁加盟。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规范“十二五”期间特许经营行业健康发展,商务部已起草《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促进特许经营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商务部将适时对《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和完善。
征求意见稿显示,依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和《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切实将Cye特许经营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加强《特许经营管理体系指南》、《特许经营术语》等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努力提高特许经营企业体系建设和规范化水平。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