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市级综合人力资源市场,开辟就业服务“绿色通道”
【发展目标】到2015年末,新建市级综合人力资源市场。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四级服务平台覆盖率达100%。
【政策举措】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升级,大力推进基层街镇、社区(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专职化、制度化建设。面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建立畅通的服务“绿色通道”,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手段,及时有效地发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市场就业供求、职业培训以及社会保险业务等公共服务信息。
【市民声音】农民工赵军:来南京打工,我去过城区的公共职介中心找工作,虽然不用交纳职介费,但大多数岗位都不包吃住,不适合我们农民工。况且,找个工作不仅要填表、交简历、交照片,还要面试,一等就是好几天。如果公共职介中心提供的信息能够更加集中、有针对性,找工作的手续能够更加便捷就好了。
确保当年南京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
【发展目标】到2015年末,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确保当年南京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
【政策举措】坚持统筹城乡就业,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制度,推进城乡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业发展升级机遇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扩大“新南京人服务中心”覆盖面,加强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就业等综合服务。完善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落实就业援助政策和各项服务举措,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形成及时有效帮扶的长效工作机制。
【市民声音】徐州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籍毕业生郑汉钦:我是南京人,家里是低保户,符合市里面重点帮扶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条件。当年9月我就报名参加了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考试并顺利通过,上个月我已经到下关区宝塔桥街道正式上岗了,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我非常珍惜。
扩大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范围
【发展目标】到2015年末,组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00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培养6万人。“十二五”期间,建立一批市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13个区县公共就业技能培训基地。
【政策举措】扩大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的范围,购买培训成果的标准不低于省公布的标准。建立南京市技能人才信息数据库,实现网上发布技能人才供需信息,推动技能人才网上交流、匹配,促进技能人才合理流动。面向城乡各类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办学能力。
【市民声音】溧水农民魏军:初中毕业后,我就开始了打工生涯,先后做过服务员、保安、普工等工作,现在是一家管道公司的操作工。今年,我打算去南京技师学院报名学习数控车床,真正掌握一门技术。由于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再加上本身底子比较差,所以我希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能通俗易懂,以实用为主。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