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投融资创业大道”计划将出
三个咖啡馆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们的模式上了新闻联播报道,在厦门、无锡、武汉、西安这些城市都有一些类似创新的机构和人来找过3W的三位创始人。北京其他的区,例如亦庄经济开发区也前来拜访,希望学习他们的模式。
名气越来越大,三个咖啡馆吸引了政府的关注,这里也成了海淀区委和中关村管委会各级官员常来之地。就是在这种政府与咖啡馆的互动过程中,一项前景宏大的区域规则正在酝酿中:未来以三个咖啡馆为核心的中关村腹地,将成为投融资创业聚集的海淀西区,一项名为“中关村投融资创业大道”的计划即将出炉。
实际上,投融资创业大道这一概念最早源自大洋彼岸的一条叫做“Sandhill Road”的沙丘路。美国斯坦福大学周边有一条天使投资街,它是硅谷乃至全美最显赫的一条道路,聚集了美国最重要的风险投资机构。而投融资创业大道的设想源于在车库咖啡的一次谈话。
“一次中关村领导来车库视察,我们聊起了把所在的这条街建成创业者和投资人聚集的地方。”苏菂回想起当时自己的建议显得格外轻松和自信,“大家都觉得想法非常好,这条街在十年前是胜地,海淀图书城买卖图书,现在已经开始走向没落了,中关村更多的是创业和投资聚集的地方,效率会更高,车库只做了800平方米,假设这一条街有更多的创业和投资聚集,对整个区域都会有带动作用。”
在海淀区委的蓝图中,不久的将来,这条简单的街道直至整个海淀西区都可能成为全中国投资人和创业者最为聚集的地方。从这张蓝图上不难看出,未来的投融资创业大道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区域概念。
“区里有一个想法,想把西区打造成创业创新程度非常高的一个创业大道。西区整个作为科技服务业,不仅仅是创业这一块,从要素上已经形成包括研发等研究机构、科技咨询、PE大厦、知识产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所有跟科技服务业相关要素都在这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聚集。”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服务体系建设处处长阎秀敏这样解释着那张已在筹建中的蓝图。
经常光顾车库咖啡的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处长杨彦茹也介绍,过去的海淀步行街是图书城,现在有了车库咖啡,上了央视,影响力特别大,创新孵化器中另一个极具影响力的3W咖啡也将搬到这条街上。海淀区政府在调整业态,也是想以打造包括车库咖啡所在的一条街为起点,让更多的创业者、天使投资在西区聚集,活跃气氛,逐渐形成天使、创业者、投资机构聚集地。
“车库咖啡所在的一条街虽然很不起眼,但有闹中取静的感觉,既有悠久图书城文化的积淀,又有大公司林立的资源,如果草根创业者可以聚集,再把更多的天使投资人聚集到这里,一定会使更多的创业者缩短距离。所以中关村领导在车库咖啡参观之后,就想打造一个比美国沙丘路还好的创投集聚地,这就是最初的想法。”杨彦茹说道。
纵深解读 :创投神话折射中关村发展奇迹
中关村示范区的发展成为今年北京“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代市长王安顺多次提及中关村示范区,描绘了中关村示范区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
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成就时提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企业总收入2.4万亿元,是2007年的2.7倍。
去年8月,北京市政府联合九部委印发《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着重指出要支持天使投资发展,壮大天使投资人队伍,推动创业投资机构聚集。
杨彦茹向记者介绍道,中关村有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和比较有经验的投资团队合作,共同投资早期的创业项目和创业者,以此来壮大投资人队伍,今年要继续扩大与天使投资机构的合作和基金的规模,资金规模可能在几千万左右。
中关村这个风生水起之地不断上演着创投神话,探索形成了以启迪孵化器等为代表的“孵化+创投”模式、以博奥联创等为代表的“创业导师+持股孵化”模式、均大高科“集价值链核心环节的一站式孵化”模式、车库咖啡 “项目+资本开放式链接”模式等多种创业服务新模式。
仅去年前三季度,在京发生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案例就有209起,仍为全国最多。而多数案例在中关村这片中国的“硅谷”上实现,园区内的创业投资企业持续活跃,创业投资案例数、投资额占全国1/3。
据悉,有着“IPO孵化器”之称的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工作自2006年正式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秩序良好。截至目前,参与试点的企业达177家,挂牌企业122家,累计定向融资19.6亿元。
北京市金融局证券期货服务处处长湛龙曾对记者表示,代办股份转让试点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了有序的股份转让服务平台,佳讯飞鸿、久其软件、北陆药业、世纪瑞尔、紫光华宇等一批参与试点的企业先后成功登陆了资本市场,代办股份转让试点“孵化器”和“蓄水池”的作用正在显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