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企业信心不足“自愿关闭”
在调查的过程中,魏涛颇为感叹:“选择投身制造业,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相比起其他行业,制造业的单年回报低,投资大,时间长,行内有句老话就是 开工厂的就像挖了个无底洞往里跳 。你看诺基亚这么大的一家公司,说不行就不行了,也怪不得企业家有想法。”
实际上,在“倒闭”的制造企业中,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在亏损。魏涛透露,有的是企业自己选择转型,想换个挣钱的方式,“但更多的是信心不足,自愿关闭”。他还表示,其中有不少企业家依然有上亿身家,但选择暂时“收山”,等待好时机“再出山”。
新闻链接
全球制造业寿命都在“缩短”?
“我们要看到,制造企业 短寿 ,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存在。”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大环境的问题”。
林江分析指出,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作为制造业大国之一,美国产生了像微软、苹果等制造业品牌,“虽然有些零部件或者代加工在海外进行,但还算是制造业中的佼佼者。可九十年代之后,除了苹果还 壮实 一点之外,极少有大品牌诞生,或继续生存着。”林江指出,特别是近10年来,不少制造业的资深品牌在走下坡路,小品牌、新品牌的数量也在减少。
对此,林江认为,一方面由于金融行业“来钱太快太容易,导致了企业家不愿意做实业”,“当然,作为老牌制造业国家的德国除外”。可以看到,德国更快地从欧债危机中恢复过来,也跟其坚实的制造业基础有关。“相比之下,美国更擅长服务业。但与制造业不同,服务业更需要运气,与金融周期也有关。而制造业 慢热 ,需要企业家有坚定的意志。”林江分析道,“这是一个全球的通病,很多人根本没计划要做百年企业,只想挣到第一桶金,然后就跑了。”
服装业或会迎来“春天”
在分析电子企业为何比较长寿时,魏涛指出,电子商务的出现,给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带来了春天,尤其是跨国贸易。“因为电子产品大多都有国际标准参数,例如尺寸、标号、频率等,一目了然,通过Cye互联网方便购买。在这一点上,服装业是比不上的。”然而他却强调:“但我相信服装业接下来会有一轮新的革命,因为电子产品很难出现奢侈品,但服装产品如果走高端路线,利润会很高。”魏涛透露,现在在上海一带,服装制造企业已加大研发力度,在设计、布料的选择上都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开发自有品牌。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