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失败了,我会更信任你
尽管因发现准晶体而贵为诺奖得主,谢赫特曼也曾经历过相当长时间的挫折。1982年,谢赫特曼在研究锰铝合金的时候,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与传统观点相违背的准晶体排列规则。这项发现最初曾遭到科学界的强烈异议,并导致他被赶出了研究小组,饱受嘲笑。两次摘得诺奖桂冠的化学巨匠鲍林(Linus Pauling)也曾公开宣称:“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是胡说八道,世上没有准晶体这回事,只有‘准科学家’。”
这段颇为传奇曲折的经历,让现场一位来自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高高举起了手:“经过无数争议,您是如何克服这一切困难的?是什么支撑着您呢?”
谢赫特曼直视着这个年轻人,毫不迟疑地说道:“因为我一直知道我在这个问题上是对的。这很重要。人人都会犯错,再权威的领袖也不例外——何况权威者常常缺乏聆听的能力。”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改变‘恐惧失败’的文化。许多人觉得,失败是丢脸的;许多国家、政府也觉得,失败是丢脸的。但真的,失败没有关系。你失败了,我会更信任你,因为你已经积累了经验和知识,你不会重复你的失败。”
在谢赫特曼眼中,无论是对个人而言,还是对国家社会而言,勇于革新、直面挫折,都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创业需要政府破除阻力,制订良好的政策予以推动。市场经济的活力要得到保障,倘若经济受到挤压,国家就难以发展;打压腐败也是重中之重,因为在那些腐败的国家,技术创业精神就难以生根发芽。此外,政府还可以大力扶持孵化器,帮助初创企业获得贷款,建立面向新兴企业的指导建议中心等等。”
面对现实,也更相信可能,在这一点上江雷院士同谢赫特曼不谋而和。在对话中,江雷院士热情地号召同学们投身这个充满可能的时代:“21世纪是中国的年轻学生选择科学、创新作为职业生涯的最佳时机,因为我们的发展环境将会越来越好。如果在座各位努力工作、努力研究,50年之后科学创新的中心就会来到中国,那个时候,世界顶级的科学杂志、论文就会用中文来发表了!”
年轻人应对白手起家有认同感
谢赫特曼希望年轻人能通过科技创新创业实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他开办了一个面向年轻人的“科技创业班”,这个创业班已经走过了27年的风雨,并且还将一直走下去。
“我把这个班当成我的孩子一样珍惜,这倾注了我27年的心血。”谢赫特曼说。
这个创业班对所有学生开放,不论何种学科、学历背景均可参加。所有的讲座嘉宾都是通过技术创新、创业的成功人士。“我希望年轻人能够对白手起家产生认同感。”谢赫特曼解释着自己的初衷。27年来,创业班毕业生已达一万余人。一批又一批稚气与锐气并存的学生从这里走出,踏上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之路。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这个班参加课程,”谢赫特曼非常骄傲地告诉大家,“我想这或许是因为整个社会形成了科技创新的氛围,以色列也成为了一个以创新精神而著称的国度。”谢赫特曼愿把这个经验带给全世界,让年轻人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毕竟,世界的未来属于青年。
在对话接近尾声时,一名外交学院的学生认真地对记者说:“如果地球人都能推崇科技创新的理念,并付诸行动,如果各个国家都能走上繁荣之路,那么子子孙孙也总有一天会迎来世界的和平繁荣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