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政策对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工业经济增长以及推动新农村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家电下乡”拉动内需的效果非常显著,带动了家电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家电下乡”不但有力地缓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产业的冲击和影响,更重要的是,“家电下乡”有效激发了农民群众的购买热情,促进了农村家电消费市场的大规模启动,不仅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为产业发展开拓了新的、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2007年12月1日第一批“家电下乡”政策试点开始至今,家电下乡中标产品和种类不断丰富,销售量和销售额也不断增长。据家电下乡信息系统统计显示,截止到2009年10月31日,销售企业通过信息系统登记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787.8万台,销售额为508.4亿元。
从限价的不断提高到淘汰机制的即将实行,在家电下乡产品日渐深入农村的实践中,相关政策也在因地制宜地相应调整。“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产品研发生产、质量保障、售后服务等方面务实推进家电下乡。”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家电下乡”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如此表示。
助推行业增长
实践证明,“家电下乡”对电子信息、家电行业的拉动效果非常显著。今年以来,在“家电下乡”政策的促进下,我国家电行业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效益也明显提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以电冰箱/冷柜为例,今年1至9月,电冰箱/冷柜累计国内销量4160万台,同比增长28.4%,而同期“家电下乡”产品出货量1645万台,占同期电冰箱/冰柜国内销量的40%。根据对企业的调查,国内销售中新增的920万台,主要来源于“家电下乡”产品,农村市场销售增长40%以上,“家电下乡”政策功不可没。
“家电下乡”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有效地撬动了农村消费市场,也有力地促进了家电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此,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表示,“家电下乡”政策对产品结构升级,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推动了家电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客观上促进了家电行业的结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