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质疑砒霜门事件有人操纵 预计损失达10亿(图)
人民网11月30日电30日下午,就“砒霜门”事件,农夫山泉在杭州召开全国媒体的新闻发布会,指出:11月24日海口市工商局发布商品质量监督消费警示,称“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生产的6月27日批次30%混合果蔬汁及8月16日批次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总砷含量超标,不能食用”是一个错误。
“就在这次会议开始前半小时,我们收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的通知,农夫山泉两款产品总砷含量合格,证明我们同一批次的产品是符合标准的。”农夫山泉董事长钟晱晱说。
产品抽检结果为何前后不一?
农夫山泉董事会秘书周力表示,针对24日海口工商消费警示所抽检的批次产品,农夫山泉在海口当地公证处和北京当地公证处的双重公正监督下,将同款、同批次的留存产品向位于广州的国家级检测中心——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河源市质量计量检测所同时送检。11月26日河源市质量计量检测所出具的检验报告及28日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均显示:总砷含量合格。
同时农夫山泉还出示了近三年来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有关农夫果园和水溶C100总计142份检测报告。所有检测报告均显示总砷含量合格。
那么到底为什么海口工商的检测结果就不合格呢?
对此,钟睒睒表示,国家级质检再次检测后结果表明,所有产品均符合标准,而海口工商局的检测程序存在诸多不合规现象。
钟晱晱称:“砒霜门”事件在短短七天内已经在国内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其至今未从海口市工商局获得任何有关本次抽样检测的书面资料、处罚决定或通知,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
农夫质疑:海口工商违规越权执法
农夫山泉律师叶志坚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对流通环节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时,应当由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取样,而不是由工商局自行抽样,所有抽样应当由被抽样检验人确认,抽样记录应当按档案要求管理,公众有查阅监督检查记录的权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收到检验结果5个工作日内必须将检验结果通知被检验人。当被检验人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应当申请复检,复检机构由复检申请人自行选择,并以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但至今,我们未从海口市工商局获得任何有关本次抽样检测的书面资料、处罚决定或通知。”周力表示,从报道中获得该信息后的第一时间,农夫即派代表去海南工商交涉,农夫山泉多次要求双方共同尽快抽检、复检,却被告知“重新抽样本批次产品是不可以的,不可能推翻海南最高权威检测机构的结论。但可以抽检其他批次的产品,如检验合格,工商会对外发布产品现已合格的信息。”
“更为严重的是11月24日海口市工商局在未告知农夫山泉的情况下,直接以"第八号消费警示"的形式向多家有影响力的媒体披露了农夫山泉两款产品经检测砷含量超标的消息。”周力说。同时他质疑,依照《食品安全法》第82条:工商局无权发布砷是否超标这样的信息,也无权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属卫生行政部门的职权。海口市工商局非但发布了该类信息,而且巧妙地将砷与砒霜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联系起来,其中很多的疑点不得不让人怀疑。”周力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道:总砷指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中砷的总量。一般在水体、土壤中都含有一定的重金属,也包括一定的砷,只要含量在合理范围内,都是准许的。而常说的砒霜,则是指三氧化二砷。砷与砒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
农夫山泉称经销商曾遭当地工商威胁
更让人吃惊的是,钟睒睒透露,该公司经销商曾受到过当地工商的威胁。他说,海口市工商局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曾向该公司经销商表示:该事件很严重,与三鹿毒奶粉事件相似,媒体一旦披露农夫山泉就将破产,若不与工商搞好关系,产品在海南就卖不了了等等。不过钟睒睒坦言,有经销商可以作证,但没有录音证据,也并不清楚说话人的身份。
对于农夫山泉这一表态,海南省工商局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11月28日,海口工商局已将同批产品送至北京国家级检测机构进行最后复检,目前还没有收到检验结果。
针对农夫山泉今日指控海口市工商局执法人员知法犯法,该负责人称,“检验结果还没有出来,对于这个事情要等结果出来后,会做出公开公正的处理。”
质疑有人幕后操作 坚决用法律维权
钟晱晱表示:这一事件是继前段时间“水源门”、“假捐门”之后的又一起经过蓄意策划和操纵的恶性事件。国内最好的饮用水源被污蔑为工业用水,继而推导出“农夫山泉不能喝”;“一分钱”的善举演变成偷税,继而推导出“农夫山泉不诚信”。今无中生有的砷超标被诋毁成农夫产品含砒霜,继而推导出“农夫产品有毒”,幕后黑手用一套已经建立的完整和相似的流程在四个月内对农夫山泉发起了三次攻击。
“这一系列事件的策划和推广手法极其类似:幕后黑手首先买通个别行政执法机关的个体,继而利用强大的法权体系中存在的监督漏洞向个别纸制媒体披露负面信息,最后通过网络媒体扩大形成广泛报道,造成恶劣影响。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的违法行政使执法机关形象及公信力受损;为了小团体的利益,动摇了社会经济秩序和法权体系根本。”钟晱晱说。
吃了如此大的哑巴亏,钟睒睒坚定的表示,一定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为自己的名誉讨回公道。在这一事件中受伤的不仅仅是农夫山泉,更有中国的饮料食品产业;受到质疑的不仅仅是海口市工商局的执法能力,更有中国行政机关的公信力;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有中国13亿的消费者脆弱的消费信心,更有中国的作为泱泱大国的国际形象。至于维权诉讼的时间,要等具体损失评估出来才能进行。“我们肯定有责任心的媒体介入调查,以重塑消费者信心,还事实以本来面目。”钟睒睒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