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航空市场的衰退大潮中,中国航空业依然保持着惊人的增长。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全行业旅客运输量达到了2.3亿人次,同比增长了19.7%,其中国内旅客运输量增长了22.2%。然而,旅客需求昭示着航空业的光明前景,国内机票分销市场上的商家却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是因为航空公司正日益削减代理费;二是航空公司的直销正在迅猛地侵蚀着代理商的生存空间;三是新兴的渠道正加快对传统机票分销市场的渗透,这些都直接加重了机票分销商们的生存压力。
面对正在改变的行业环境,传统的机票分销商们应该如何摆脱困难的生存现状?面对新兴的电子商务渠道,是主动融合还是被动应战?有哪些新生的商业机会与营销手段?机票分销商们在用各自的方式寻找着可行的解决方案。
困境1来自航空公司的双重压力
问题:航空公司的收益仍然呈现下滑趋势,因此航空公司削减代理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航空公司大举开展直销,对所有的机票分销商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压力。
支招:分销商要在产业链上提供增值服务,为终端客户提供更加可观的附加价值,比如通过销售一些辅助产品来提升盈利能力。
王淼:近年来,航空公司电子化渠道发展比较迅猛。在2009年,我们的数据表显示,整个航空公司的直销比例达到了8.7%,预计到2012年,这一比例会达到15%左右。
机票渠道发展的未来,一定是航空公司希望尽快提高自己在直销方面的能力,而分销渠道也希望直接服务客户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目前,很多机票代理商觉得航空公司发展电子商务直销,会直接削弱自己的分销能力,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固然直销业务对航空公司来说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并不在于这一业务在渠道里面的份额有多大,而在于航空公司未来以什么作为其竞争的优势,包括今后海外的航空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后,国内航空公司拿什么来与之抗衡。
黄茂春:代理商平台的存在,肯定有其一定的原因。现在一个人要买机票,除了航空公司的直销外,还有众多知名的机票代理商,但他为什么还要找小代理买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小代理商提供了一些其他的服务,否则这些小代理商如果是纯粹分销一张机票的话,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在机票分销这块,我们也在逐步调整自己的定位。2003年的时候,我们最主要的分销业务就是卖国际票,并通过我们的网络信息分销出去。而到了2007、2008年时,我们逐步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比如机票信息的拆装、组合、打包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