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子阅读技术已经很成熟,研发时间大幅度缩短,这也是为何2010年有如此多的出版商宣布推出自己的电子阅读器品牌的原因。”国内某出版集团电子阅读器研发人员说道。同时,他还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推出的众多电子阅读器均存在同质化竞争,由于大量的出版商涌入数字出版市场,加上汉王科技等先行者在这一市场的强势,他们公司研发的电子阅读器产品已经被无限期拖延上市。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电纸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饱和期。数字出版界专家黄华则曾表示,数字出版的真正盈利点实际在内容资源的建设上,“设备仅仅是数字出版盈利模式中很小的一部分,但目前很多出版社现在的数字化建设都很浮躁。”
电子阅读器市场竞争趋于饱和,价格却居高不下。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推出的电纸书,其高达5000元的价格被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没有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当前主流电子阅读器市场售价在2000元到3000元左右,最低端的产品,售价也在千元以上,这与现实显然存在较大差距。
“电子书阅读器的暴利时代或将终结。”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的观点得到了大部分业内人士的认同。他认为,目前我国国内电子阅读器市场依然称不上成熟,很多与之有关的商业规则还没有建立,相关技术还受到一些限制,电纸书的市场价格依旧偏高。
不过魏玉山说,随着技术更新的加速,电纸书市场各竞争主体关系的整合步伐还在加快,未来电纸书成本可能会大幅下降,其价格会进一步走低,电纸书的暴利时代不会太长,而努力避免同质化竞争,塑造自身特色,形成差异化优势,将有助于电纸书生产企业在竞争中立足。
产业链整合催生内容市场
“未来电纸书竞争的就是内容,一个健康的电子阅读产业链应该是由内容资源拥有者、内容出版者、代理商、信息运营商、手持阅读器终端等共同构建起来。”面对电纸书市场的白热化竞争,电子阅读内容服务商北京维旺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V IV A )副总裁王洁明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他表示,中国的电子阅读市场在近几年经历了迅速的发展,但正版内容的缺乏却一直被视为制约电子阅读进一步发展的短板,电纸书企业也因内容问题面临不同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