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姜蒜市场,这些炒作似乎有着一样的路径。
正如苏老板所说,来自金乡的客商在收购大蒜时总是主动抬高价格,当地还是一斤三块一时,客商却出价三块三,价格涨上来之后,客商却再次提价,就这样蒜农的预期被不断提高,最后一个收购季节,蒜价从三块涨到了五块。
这种类似的情形在山东安丘每天都在上演,不过这次炒作商品换成了姜,而客商则换成了莱芜人。
炒作手法则是惊人的一致,当姜农要价3.8元/斤时,他们竟然给出4元/斤的价格收购,当姜农每斤要4元/斤时,他们出4.3元/斤,短时间内姜价被快速拉高。
不过,有消息显示,这次炒作,速度似乎更快,就在安丘的姜蒜批发市场,炒家们就完成了他们整个的炒作链条。
客商们收购的生姜并没有全部运走,而是储存在当地的仓库里,就在一些姜价暴涨之时,一些客商甚至就在当地批发市场抛售就地赚钱,运往外地蔬菜批发市场的则利润更加丰厚。
不仅仅是亲自参与买货出货的客商,甚至远在千里之外,并不知道金乡、莱芜具体位置的一些资金也在参与炒作。
近来网上流传着上海一个高级白领投资300万元炒姜的故事,年初投资300万元买的姜已经从每公斤4元涨到了每公斤9元,而这些“盈利”都将依靠一纸买卖合同和一个炒家的圈子来实现,他只要投入资金,就可以坐收一倍以上的炒作利润,炒家圈子“很像一个小型的私募基金”。
炒作对象有讲究
大蒜、生姜、绿豆、红豆,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被轮番炒作,让人不仅疑问,为什么近来流行炒作农产品,下一个会轮到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