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已经植入人们的生活,公关的网络日益庞大,对于大众来说需要一双火眼金睛去雾里看花。
这个被视为朝阳产业的行业,一直就未曾理直气壮地走入阳光。面对接手的“脏活”,一些公司在眼前利益与行业自律之间,仍要在内心进行一番激烈搏杀。天堂或者地狱,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网络公关成为“标配”
作为网络营销从业者,赵勇的心情如同北京的天气,开始进入到冰点。在蒙牛公关“诋毁门”之后,他被很多媒体记者约谈网络营销,这背后的潜台词,他明白。
从2005年进入网络营销行业,赵勇先后任职过三家网络营销机构,他现在供职于北京东北四环的某著名公关机构,他从业的这几年,网络公关已经成为国内公关业的当红炸子鸡,他算是陪伴着这个行业一起走过来的。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就国内公关服务业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网络公关业稳坐公关行业内各类服务模式中收益增长比例和收益增长趋势的第一宝座,年服务毛收入逾10亿元人民币。行业调查显示,2008年网络公关占整个公关市场比重的6.3%,约8.8亿。这是一块硕大的新鲜出炉的蛋糕,众人争抢。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整个公关市场的年营业规模约为168亿元。尽管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年的公关市场增长率还是达到了20%左右。在排名靠前的公司中,前四家的年营业收入均超过1.5亿元。
相比之下,网络营销在其中的份额虽微不足道,但发展势头迅猛。
火热的网络市场自然离不了网络公关,事实上,网络公关已经成为任何一家公关公司的“标配”。传统的顶级公关公司匆匆成立所谓新媒体部门或是互动营销部门,早年的网络推手则努力摆脱单纯炒作的草根形象,做起了网络公关营销公司,像几年前鼎鼎大名的“三大网络推手”、立二拆四、浪兄等知名人士,摇身一变都成了网络公关公司的头。
至于什么是网络公关,大多学者认为网络公关是指企业借助联机网络、电脑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的威力来实现公关目标的行为。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公关公司委员会秘书长田大勇曾撰文写道,网络公关是媒体环境变革和市场需求转型趋势所带来的被动产物。
在国外,网络营销已经出现了经典的案例。2009年12月,一则以“滑冰婴儿”为主角的美国网络视频广告以6天4500万次的点击率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视频中,一群穿着纸尿裤的可爱宝宝竟然滑旱冰,甚至大跳最流行的街舞。
这个视频的幕后,是国外某网络营销公司为法国依云矿泉水做的一个创意广告,以“滑冰婴儿”来推销这款新产品的年轻化理念。
像“滑冰婴儿”这样成功的网络营销案例,国内也有初步的成功案例,“封杀王老吉”被认为是网络营销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正面案例。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生产王老吉的加多宝集团立即豪捐1亿元。地震赈灾晚会后第二天,5月19日晚,一条名为《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的帖子出现在天涯论坛上,迅速成为网络热议话题。事后发现这是一场高明的网络营销:原来发帖者所指的“封杀”其实是要表达“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的意思。
此外,蓝色光标推出的“司马TA”、“斑马人”等,都是通过抓住文化网络的某一种特质,抓住消费人群的眼球,堪称比较成熟的案例。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