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纪之初便迅速红火的中国网游产业,终于在迈入第10个年头时迎来了些许的疲软。而在单机游戏阵地骤缩、电子竞技难以崛起的大环境下,以B2B、B2G模式为主、曾在泛娱乐化大潮中一直处于边缘位置的“严肃游戏”,正被寄望成为中国游戏产业下一个新增长点。
上海十余家 “严肃游戏”企业正抱团成立国内首个产业发展联盟,有望在多个项目上获得政府的专项资金倾斜和研究拨款,计划将在三年内成为全国龙头、并为整个行业制定出成熟的游戏规则。
“十年之痒”的中国游戏瓶颈
网游产业的火箭式增长曾创下中国互联网史上的奇迹,但高速蹿升后的回落总是逃不掉的定律。
从网游大佬们的半年报和陆续发布的三季报来看,盛大、金山、巨人、完美时空的业绩增长幅度都出现了下降,腾讯的网游业务也增速放缓。易观国际出具的报告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网游市场规模达77.83亿元,环比下滑0.5%;第三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收入规模达77.58亿元,继续环比下滑0.3%。中国网游市场增长阶段性停滞,步入盘整阶段,已是不争的事实。
“去年有200多款新游戏投向市场,活下来的不到四分之一。 ”数码互动娱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明称,不少三四线小公司都抱着“捞一笔就发”的心态做产品。不少产品在题材、技术方面同质化严重,或是测试远未成熟就仓促推向市场,继而迅速死亡。
相比网游的疲软,遭遇前者严重冲击的单机游戏产业则已挣扎在生死边缘。 2001年上市的单机游戏多达300多款,而10年后,尚存的游戏代理商仅剩不足10家,制作公司也仅存台湾少数几家公司在坚守。
“严肃游戏”能否成新增长点
作为游戏行业的资深观察者,张明的另一个身份是UBM中国的副总裁。游戏产业未来的增长点究竟在哪,一直是永恒的主题。
很多人之前讨论过电子竞技,但受制于政策因素,它在中国要发展起来真的不容易。目前更被业界所寄望的突破口,则是过去几年中一直相对非主流的“严肃游戏”。最早被美国提出的严肃游戏,通常被用作非娱乐目的,用于产业应用,如教育、公司培训和军事培训、健康护理等方面的游戏。张明表示,严肃游戏尚属新兴产业,商业模式也有别于传统的B2C,更偏向于B2B和B2G(政府采购),一直相对低调。
事实上,国内很多企业已看到了这块市场的前景。目前仅上海就有十几家严肃游戏企业,其中水晶石科技曾被授权为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设计游戏,海润教育研发的灾难逃生训练游戏已被上海市消防局所采购,霁龙游戏则相继推出老年人康复游戏和警校训练游戏,均反响不错。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