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显示,由于前期价格大涨,整个棉纺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成交量普遍萎缩,同时由于价格的剧烈波动使得棉纺企业普遍不敢接大单、远期订单。目前,中下游厂商担忧高价采购后的风险,部分织布企业或降低开机率,或只生产订单。
日前,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7部门联合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认为,棉价短期内过快过度上涨,蕴含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业内人士分析,前段时间棉价上涨过快,已经出现虚高,回调理所当然。但是专家也提醒,2003年度就出现过棉价暴涨后又暴跌的情况,对棉花和纺织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这样的教训应该汲取。
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棉花生产
当前,我国的棉花生产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专家用三个“越来越大”概括。首先棉花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其次外棉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第三稳定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从发展趋势看,棉花需求增长与国内供给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如果在棉花供应上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将不利于我国棉纺产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棉价虽然上涨较多,但与粮价相比仍相对偏低,而且种棉机械化程度低、费工费时,市场风险大,稳定棉花生产的任务艰巨。
专家指出,要着眼于保证棉花供需基本平衡和促进棉花生产稳定发展,保护棉农利益、保障用棉需要、稳定市场棉价、规范流通秩序、防控经营风险。
在2010年全国棉花工作会上,农业部表示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防止棉花生产滑坡。在稳步扩大优势区域棉花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继续改善棉花生产条件,加大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扶持力度。产棉区农业部门要加快棉花优良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工作和棉花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扩大优质棉花种植规模,提高棉花质量。
为稳定棉花产业发展,国家大幅增加棉花良种补贴资金,2010年中央财政已预拨棉花良种补贴资金12.7亿元;大力支持棉花高产创建,2009年和2010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棉花高产创建补贴资金4000万元;加大棉花农业保险支持力度,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棉花保险保费补贴资金7.5亿元,棉花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新疆等棉花主产区棉花保险覆盖率已经超过80%。
为保证种棉农民能够将收获的棉花及时变现,截至10月末,农发行已认定713家企业具备2010年度的收购贷款资格,基本覆盖棉花产区,方便棉农售棉。截至11月上旬,该行累计发放棉花收购贷款274.91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皮棉2270.71万担。其中,新疆累计发放收购贷款180.05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皮棉1332.23万担。考虑到2010年度棉花上市较去年推迟10天左右以及棉花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农发行新年度棉花收购贷款投放量与去年10月下旬相比多发放37.27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皮棉基本持平。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