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年春节不一样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人浓浓的“家情结”永远不会改变,彻夜排队一票难求也挡不住回乡人的如箭归心。然而,近年过春节的方式在悄然变化,尤其在这个比较干燥的冬季,由畅游中国(www.changU.cn)牵头的一种全新的过节方式在北京悄然流行起来。
重温儿时过年梦
工作在中关村某外资企业的刘先生说:“我已有三年没有感受过老家过年的红火了。今年我要红火一下,也让孩子感受我小时候过年的乐趣!”
刘先生是一位三岁男孩的父亲,在宝宝出生前,春节都在父母家或者岳父母家过,做了父亲之后,由于路途遥远,春节天气往往又很冷,总怕孩子生病,已经被困在北京有3个春节了。今年,刘先生终于找到一个两全的方法。“我把父母接过来了,准备在郊区过个年,我要让我的孩子感受我小时候过年的乐趣,放鞭炮放得满地都是红纸屑、滚铁环、坐冰车、……”言谈之间,刘先生满眼的兴奋,似乎又回到了他童年的春节。
租个小院过春节
在亦庄开发区工作的李小姐今年决定不回家了,要在北京的郊区过个兔年春节。
“我的朋友们都喜欢吃我妈妈包的饺子,家里地方小,捣腾不开,今年我们去郊区租个院子过年。”李小姐已经约好了几个老乡,并且已经租好了农家院。“一大群人在一个院子里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想一想都让人兴奋!”她的朋友们也非常喜欢这种过节方式。
接父母,邀亲朋,租个郊区农家院,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其乐也融融。这样过年帮久居京城的人找回古老的年味,真是个好主意。要不是家里老爸、老妈的殷殷期盼,我都想加入他们。明年吧,明年我也早点准备,把爸妈接过来。
过年休闲两不误
“年年回家过春节,放假比上班还累呢,这个春节我们几个同学商量一起去延庆过大年,那边白天可以滑雪,晚上可以赏冰灯,回来的路上还可以泡个温泉。当然最让我们兴奋的是大家可以在一起做年夜饭、一起放炮、一起喝酒到天亮……”几个年轻人说。
“不想父母?不想家?”我有些不满意他们的说法。
“想是想,但是打打电话,拜拜年,反正父母也还年轻,等条件好了接过来就OK啦。”看看他们,我感觉自己真的该了解一下90后了,呵呵。
我来过个“洋”春节
“我们不讲究过春节,但是身在北京,我真的很想体会一下中国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听说有春联、年画、爆竹、窗花,还有旺火呢。回去后我可以告诉我的家人、朋友。”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孩对我说。 “我约了很多朋友,准备在郊区农家院去过个“洋”年。”
“是兔年,不是羊年。”我连忙纠正。那女孩说:
“我是一个老外,也就是‘洋’人,但对我来说,你们就是‘洋’人,所以这个春节就是‘洋’春节,春节也叫年,所以我要过个‘洋’年。”
我的天,她这样绕过来的。
元旦已经渐行渐远,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该考虑考虑这个春节怎么过?去陪老人?应该,可是忙了一年就这么少有的两个长假。去旅游?可以,却总感觉似乎少了点什么。走亲串友?也想,除了喝酒、打牌也再找不到事做。如何做才能什么都不误呢?我想,到郊区去以新方式过个传统的春节,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希望这个春节能让你感受到亲情、感受到温暖……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