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观点
停业时应提供其他健身场所
就青鸟健身部分门店暂停营业一事,北京亿达律师事务所陈同瑜认为,会员可要求补足被耽误的健身时间,也可要求折算成现金返还。而作为健身机构,可委托条件和位置相当的其他健身场所,让会员继续享受服务。
追访
无行业标准 健身市场“鱼龙混杂”
除了青鸟健身外,昨日,据记者了解,位于高碑店附近的一家浩泰健身中心因经营不善,正在办理会员卡退卡的工作,准备退出市场。
北京一家知名健身连锁企业的管理人员表示,目前,北京健身行业缺少统一标准和规范,“鱼龙混杂”,总体经营情况不是很好。
一些大店运营遭遇困境
“不要认为健身是暴利行业”,北京一家知名健身连锁企业的管理人员说,虽然目前健身人群在逐渐增加,具备一定市场空间。但因为经营成本等问题,加上各类小型健身房分流客源,一些大的健身机构运营遭遇困境。
该管理人员分析,大品牌的健身机构一般都会选择较好地段、地上条件较好的店面。相比于小健身房使用的地下室,租金更为昂贵。而且一般使用的都是进口健身器械,价格相对更高。“规模较大的分店面积都达数千平方米,即便只有一名顾客使用,各个设备也都会打开,每日耗费的水电等费用也很多。”他说,此外,对于较大的健身机构,人力、服务等成本也很高。
健身市场“鱼龙混杂”
在这位管理人员看来,目前国内健身行业管理较为混乱,政府没有制定针对该行业的统一标准和规范,例如,对开办健身房的最低面积、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和安全设施情况等硬件,都没有明确规定。
“这个行业真是"鱼龙混杂"。”他说,由于没有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往往购置数台机器,租下几间地下室,领取相关证照后,健身房就可开业。这类健身房硬软件条件都很差,经营成本低,“时开时关,很不稳定,也造成整个行业的信誉度严重受损,把这个市场给毁了”。
该管理人员认为,除此之外,对于健身机构教练员的资质,国家目前也无强制性要求。这些都造成因教练不专业或保护不当,导致健身者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健身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
北京市体育局体育产业发展处李先生表示,体育局依据2007年4月《北京市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对包括健身房在内的体育产业进行后置监管,主要是对安全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对于经营方面则没有管理权限。李先生证实,健身行业目前也没有经营许可的准入管理规定。
北京市体育休闲产业协会荆树磊先生介绍,该协会在2007-2008年内曾对健身行业进行调研,当时发现行业内存在办会员卡拼价格等现象。他说,据业内人士反映,目前该市场较为混乱,同质化竞争激烈。“但是协会近两年没有对健身行业调研,因此,近期的情况我不太方便表态。”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