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从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手机网民依然构成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
3G商用助移动网民过3亿
CNNIC指出了手机网民迅速突破至3亿的原因:一是2010年下半年各大电信运营商推出的包括手机上网资费、终端补贴等方面的各类优惠活动比较密集,这些利好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手机上网行为的普及。二是和3G商用有关。虽然3G是在2009年年初宣布正式商用,但实际上运营商密集推广主要是集中在2009年下半年,这也极大的促进了2010年中国手机网民超高速的增长态势。
相比较2010年年中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手机网民在各项应用的渗透率上均有所提升,呈现出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的趋势。手机即时通信仍然是渗透率最高的应用。原因在于,即时通信工具庞大的用户规模以及极高的用户粘性保证了手机即时聊天的需求存在,如移动QQ、MSN、飞信等软件;此外,各手机制造商都将其作为标准软件内置在手机中,从而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也提高了用户使用手机即时通信工具的可能。
此外,手机社交网站的渗透率在2010年上半年增长也较快,达到了35.5%,展现出较好的成长势头。
手机网民催生新业态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坐在电脑屏幕才能花钱,如今用手机购物才能勉强算“潮人”,淘宝网副总裁总经理邱昌恒说:“2011年,预计将有超过1亿手机网民使用手机购物平台进行比价、逛、消费,全国的移动购物需求和应用将爆发。”2010年,每天有超过1000万人通过WAP和客户端登录手机淘宝,手机淘宝单日最高访问用户数达到1700万,单日交易峰值达3700万元,手机淘宝全年累积成交金额达到18亿元,预计在2011年将会剧增到100亿元。
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视频、手机电视、手机音频等均成为网民频繁使用的业务。其中,娱乐应用依然是移动互联网用户选择的主流。手机音乐保持着较高的应用率。手机电视、手机博客等也正在获得更多手机网民的青睐,活跃用户数量惊人。
渗透融合实现共赢
蓬勃发展中也存在瓶颈。在网民未使用上述五大手机媒体的原因中,“担心费用高”和“不知如何定制”成为最大的困扰。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CNNIC在之前发表的另一份互联网报告显示,不同的职业身份,对上网设备的使用具有很大影响。据统计近4成的手机上网者是体力劳动者。这与手机的普及关系密切,而且电脑价格较高,该人群的上网需求简单,聊天、棋牌等应用都可以在手机上实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