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产业是我国颇具辉煌发展前景的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内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动漫企业实力显著增强。但繁荣之下,盈利模式不清晰、原创优秀作品不多,版权保护不足等也给产业发展带来困扰。本文作者就对动漫产业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应对提出建议。
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辉煌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随着我国的大力扶持,近年来,国内动漫产业呈现出活跃的发展势头,动漫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在动画影视和网络游戏领域得到较大发展。不过繁荣的背后又面临着产业链不完整、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原创优秀作品少、版权保护有待提高等诸多难题。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产业健康繁荣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
产业繁荣难掩诸多问题
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网络动漫、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网络原创文学、数字音乐、手机出版物等,这些领域几乎都和动漫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密切关系,其或以动漫形式表达生动的内容,或以动漫形象进行产品代言或者进行商标注册。不过,在动漫产业繁荣发展的背后又存有很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产业链不完整,盈利模式不清晰。大部分动漫企业从事作品制作,还仅处于研发阶段,对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充分的研究。终端销售对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和欣赏习惯缺少研究,前期制作和终端市场脱节,投资和盈利模式尚在探索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动漫产业的健康繁荣发展。
其次,原创优秀作品少,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动漫产品研发、制作、销售的关键在于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这就要求既要具备高科技的技术素质,又必须具备较高艺术鉴赏和设计能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艺术人才储备等原因,要培养强有力的创作队伍还有一个很长的再学习过程。
第三,动漫出版审批制度滞后,阻碍了资源的整合。由于目前对数字出版(包括动漫出版)企业资质的审批存有诸如实际掌握大量动漫出版资源的民营企业申请传统出版和互联网出版许可时遭遇困难等原因,使得相当数量的内容主体无出版许可权,但却必须借助于“买卖书号、版号”以协作出版名义从事出版。这种未取得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行为,在内容监管和引进版权上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在上海世博会前夕启动的打击盗版行动中,江浙沪的新华书店系统所查处了一批盗版系列片中就有海外动画系列片《海盗王》、《宫崎骏》、《名正侦探柯南》等。
数字出版的特殊性以及发展前景使得对数字出版的监管思路,大大不同于对传统出版的监管。如是否可以将备案审批制代替许可审批制、事后监管代替事前监管等方面,都值得不断探讨。此外,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产业许可的高门槛也成为阻碍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版权保护有待提高,标准建设不够完备。由于数字出版和产业的兴起使得作品的版权载体日益多元化、高科技化,打击盗版、遵循国际公约、保护民族版权产业发展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由于数字出版利润大、盗版成本低、而打击盗版的成本却很高,这都给动漫产业版权保护带来困难。此外,数字出版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国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方面还不完备、现有的法律法规适用性不强,执行有难度等,这一切都给动漫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难度。
第五,著作权合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传统的产业业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版权贸易呈现多样化、专业化、高科技化的发展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高度正视著作权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但在实际签订著作权合同,尤其是同国外版权方签订合同时,对动漫影视作品的衍生产品在我国大陆地区的二次开发销售以及作品延伸的二次开发,条件苛刻。因此,我们需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从变化了的出版形式入手,依法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丰富合同的内容,研究老牌市场经济国家对合同订立的规范性要求,结合我国新兴市场经济的实际,开拓出版资源最大的升值空间,增强我国出版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