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行业资讯→新闻
    


中国经济30年来频遭生猪搅局


cye.com.cn 时间:2011-7-18 10:02:41 来源:瞭望 作者: 我来说两句

  事实上,猪肉价格的周期性震荡也非中国独有。江西省畜牧局信息中心主任钟新福向本刊记者介绍,2010年他去德国考察时,一位德国生猪养殖户告诉他,利润多的时候一头猪能赚40欧元,亏的时候也要亏20欧元,“事实上他们的波动也挺大,所以价格波动实际上是很正常的,只是中国猪肉波动的幅度太大。”

  今年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疫情使得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散养户退出,饲料成本上升10%,人工成本上升25%,仔猪成本翻倍,以及近年来的货币超发的副作用影响等,都促成了本次猪肉价格的上涨。这也是历次“猪周期”共同的形成因素。但从产业本身而言,受访专家认为,肉价大幅波动则暴露了我国生猪产业的三大“软肋”。

  首先,疫病加剧,助推价格波动。近些年,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流行性腹泻等疾病相继出现。疫病除了导致生猪直接死亡损失外,还导致患病母猪的流产或死胎,育肥猪生产性能严重下降,最大的问题是造成养猪户的心理恐慌,以致规模户出栏不补栏,散户则干脆退出。

  最近,蓝耳病尚未平息,受访专家开始为新的疫病担忧:今年的猪流行性腹泻开始影响广东、河南、四川、湖南等地,该疫病直接导致母猪产崽为仅产单崽或者双崽,并且小猪成活率极低,不少养殖场小猪死亡率甚至高达30%。

  其次,规模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低。我国生猪养殖的生产单位非常多,而且结构复杂。以生猪生产大省江西为例,钟新福介绍,如果将一年出栏500头以上算作规模化经营的话,江西的规模化水平只在60%左右,而且最近每年都是以超过10%的规模化速度增长起来的。业界认为,当规模化养殖占到市场的80%以上,猪肉价格才会趋于稳定,“猪周期”振幅趋于平稳。

  每逢周期性价格震荡,都会出现“散养户跑得快,规模户跟不上”的现象。农业部曾对全国20个生猪主产省调研,2007年7月散养农户生猪存栏量同比减少20.5%,规模场生猪存栏同比增加7.3%,散养户在本次波动中快速退出成为一个主要特征。“散户心态”加剧供求变化。

  此外,中国的生猪养殖产业虽然有很多生产合作社,但是规模往往都很小,运作也不规范,往往只具有开培训班等单一功能。相比较而言,西方有很好的生产合作组织。比如,丹麦养猪合作社提供80%的市场供给。他们通过合作社,种猪统一培育、饲料统一生产、药品统一调配、联合办屠宰厂甚至银行等方式,组织“计划生产”,以降低风险。

  其三,市场信息不对称,没有相应有效的信息预警机制。“虽然政府这几年也在加强信息预警监测的工作,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钟新福坦言,由于生产单位多,难以普查,而抽测又存在误差等,使得收集基础数据困难。

  而生产者和地方政府出于税收、疫病信息、政策红利等自身利益因素,很难保证提供数据的真实有效;实施具体操作的政府部门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生猪的生长周期长,需要至少提前3个月预警,与工业信息预警相比难度更大。

  防止过度干预刺激“猪周期”

  业内普遍认为,近年来我国“猪周期”时间缩短、幅度加大一个原因,是政府在价高时干预过度,价格低时扶持不力,导致“越调越乱”。近几年,政府调控越来越审慎。此前的6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虽然近期猪肉价格相对于去年同期有所上扬,但商务部不会出台政策控制猪肉价格。这表明政府更多地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本身去发挥调节作用。

  历史经验表明,大起和大落往往互为因果,大起不好,大落也不好。短期内猪肉价格攀高已经给养猪户发出了收益趋增的信号,此时相关部门出台各项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给予补贴,只会使扩大生产的信号更强,为下一轮生产过剩埋下伏笔。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谭砚文建议,“政府出台扶持政策要提防生产过度扩张,避免造成新一轮过剩。”

  “让市场回归市场,政府管政府该管的事。”江西省上高县养殖户黎景阳以自己的养殖经历向本刊记者建议,从根本上缓解“猪周期”,需要加大科研投入疫病防控,培育和发展规模化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完整有效的信息预警机制。

  本刊记者走访养殖户发现,在他们看来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涨跌尚可承受,而疫病风险则是最为无奈和忧心的。一些养殖户反映,由于一些乡镇没有足够资金建设冷藏设施来储存疫苗,使得免费疫苗向农户发放过程中失效。

  受访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大疫病防控和科研的资金投入,提高疫苗免疫覆盖率;通过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疫情监测、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置体系,“有可能的话,政府应支持养猪企业进行科学试验和研究,并对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疫病控制增加投资。”

  吴铁雄认为,欧美稳定农产品生产的方法是采取国家补贴:比如欧盟每公顷农地补贴是300~350美元,美国是100~150美元。要尽快对生猪业全面实行政策性保险制度,对养猪业,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提供贴息贷款。

  “既不能扶大,也不能扶小,更不能撒胡椒面。”在黎景阳看来,政策应向适度规模农户倾斜,以奖代补,尤其是支持500头左右出栏量的小规模养殖户,向1000~3000头适度规模户发展。同时还应注重质量,比如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散养户饲养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发展饲养小区,提高规模化饲养水平。

  要完善生猪监测预警体系,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确保信息收集的有效性。王济民说,“目前,农业部对全国200个县(其中主产县100、非主产县100),2000个乡,6000户进行监测,但是误差还是比较大。其中主产县数据还比较准确,但是非主产县样本量较小,至少应该达到500个县的规模,将误差控制在5%以内比较合适。”

  7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提出,要减缓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有关专家表示,“这些措施是否对症下药,能否起到实效,能不能既解决当前的价格过高问题,又防止未来的价格大跌,尚需时间考验,人们拭目以待。”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