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一直以来经常如此。只是这种事没办法摆上台面,更没人会向媒体证实。”昨日,一位运营商总部人士在与南都记者通话时如是说。
缘起本月11日,有消息称中国移动(微博)向国资委指称,中国联通(微博)通过各种方式阻挠移动向苹果公司引进iPhone。另一方面,作为最有可能先引入新一代iPhone的中国联通也在向国资委的工作汇报中提到,中国移动在未与苹果公司签订任何合同的情况下,“引诱”联通iPhone用户离网,转投移动网络。而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HTC、黑莓,这些全球知名手机制造商均同时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有合作,却没有一家成为运营商诉诸国资委的理由。
2009年,中国移动嫌苹果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引入iPhone告吹。2010年,以iPhone为代表的机型补贴投入让中国联通入不敷出。即便如此,iPhone在市场销售中自然积累下来的惊人力量仍让运营商趋之若鹜。忘却面子、不顾腰包,赌一个未来。南都记者方南
抢苹果,各说各有理
上周末,一则“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就引入iPhone问题前后向主管部门国资委‘告状’”的消息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去。消息称,中国移动向国资委指称联通阻挠中国移动向苹果公司引进iPhone,而中国联通早先向国资委汇报,称中国移动在没有与苹果公司签订合同的情况下,故意引诱联通iPhone用户离网。
对此,中国移动有关人士回应南都记者称,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报告。不过一位运营商资深人士在接受南都记者的电话采访时坦言,运营商们向国资委“状告”竞争对手的事情时有发生。“我无法辨别此次消息的真伪,但真有这样的事也不出奇,只是无法放到台面上说。”该人士称,这种形式的“汇报”本身无法改变什么,但可以给予主管单位一些参考的依据,以获得更多的筹码,或者通过国资委对对方的介入调查,拖延一点时间。
早年,业内曾流传在2009年中国联通即将引入iPhone时,中国移动向国资委提交过一份报告,内容指中国移动运营的T D -SCD M A (3G制式)网络才刚刚起步,整个产业链还有待发展成熟,终端产品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丰富起来。此时此刻,中国联通运营的W CD M A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许多成功案例,再引入iPhone这样风靡全球的成熟产品,或拉大双方3G业务之间的距离。
一直以来,在中国电信(微博)行业不对称监管下,用户量最多的中国移动常常要作为“让步”的一方,例如在资费制定上,中国联通可比中国移动低一些等等。但进入3G时代,由于承载着运营3G国标T D -SC D M A的重任,中国移动亦获得了些“砝码”。例如只有T D制式的手机才能搭载手机电视C M M B功能,作为实现移动视频业务的补充手段。
正因为如此,上述运营商人士认为两家运营商就iPhone问题诉诸国资委的可能性很高。“单纯以3G业务来衡量,在中国移动面前,中国联通只是在大方向上获益于不对称监管,具体明星级终端的引入上,总用户数上占优的中国移动因3G用户比例不高,一样有话语的空间。”
根据运营商各自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移动3G用户总数为3199.8万户,约占总用户数(6.11亿户)的5.23%。中国联通3G用户总数为2209万户,约占总用户数(1.57亿户)的14.07%。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