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柴油供应渠道应拓宽
为何“柴油荒”年年上演,屡防不止?
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表示,2010年冬季我国出现“柴油荒”原因在于需求端异常,各地节能减排拉闸限电带来柴油发电需求激增,造成供需失衡。而今年“柴油荒”的出现主要在于供应端异常,主营炼厂集中检修造成供应减少。
“增加柴油进口是补充国内资源缺口的重要渠道。”一位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系统之外的国营石油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前一段时间,不少石油公司已经开始增加柴油进口,从开始操作到正式进入市场流通渠道需要10~20天。预计到11月上旬左右,国内柴油供应会逐步恢复正常,可缓解国内柴油紧张。
上述人士介绍,柴油进口多少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是否有进口配额;二是进口是否盈利。我国成品油进口配额大多掌握在两大集团手中,前一段时间,国际成品油价格低迷,而且今年下半年国内柴油进口实行零关税,进口柴油理论上是盈利的。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理应多进口柴油以防备后期出现“柴油荒”。
对于民营油品企业而言,自身油品进口渠道不畅使得它们屡屡面临断供的尴尬。在近期举行的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大多数民营石油企业代表呼吁国家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原油、成品油进口资质,保证民营企业的油源,鼓励市场竞争。
记者调查了解到,两大集团旗下部分成品油销售公司对民营加油站采取控制销量,推高价格,甚至柴油和汽油捆绑销售等销售方式。其中,在汽柴油捆绑销售中,企业的汽油报价要比市场上正常汽油报价高出100~200元/吨。
国内加油站价格监测网站油客网总经理邢瑞松表示,民营加油站频繁出现油荒、断供很大程度上与两大集团的控销策略有关。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营石油企业正在加大对民营炼厂的收购力度。这样民营加油站的油源将更加吃紧,市场垄断程度将进一步提升,民营加油站的生存环境堪忧。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