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已经是很便宜的了。记者调查发现,面积大小、结构设计、石材用料等都差不多的墓地,在通惠陵园的价格则为3.6万元,并且数量所剩无几,都是位于较差位置上的。
在卧龙陵园,记者看到里面还有几片苹果树和一个薄膜大棚。“等不够用时,这些肯定都要拆,整墓地不比种这些玩意挣钱啊?”一位自称诸葛店村村民的人告诉记者,“这是大队的地,诸葛店及周围三个村的骨灰都要放到这里,不知什么时候被承包出去了。”
在陵园咨询处,一位自称来自北京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块地的老板同样来自北京,当询问老板是否还有其他产业时,他回答:“就这一片墓地还不够啊?”
面对北京市庞大的需求,把公益性墓地当经营性墓地卖的情况并不少见。记者调查发现,在河北省民政厅公布的名单中,三河市京东卧龙陵园、天堂公墓、涿州市西皋庄公墓、易县世界华侨陵园都存在公益性公墓私自出售的违规行为。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公益性公墓是为农村村民提供遗体或骨灰安葬服务的公共墓地,不对外、不允许开展经营活动。而经营性公墓是为城镇居民提供骨灰或遗体安葬实行有偿服务的公共墓地,建立经营性公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或民政部批准。
【延伸阅读】
加强法制让生者逝者都“安稳”
“一些地方故意将公益性公墓做大规模,少部分被当地村民消化,剩下的违规向城镇居民销售。一些林场、耕地也打着各种幌子做起墓地生意。”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授杨宝祥说,统计显示,中国每年平均有930多万人口死亡,选择经营性公墓安葬的仅有10%。
北京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他们了解,近些年,确实有一部分北京市民前往周边河北地区购买墓地,以与之相邻的大兴、房山、通州的居多。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公益性墓地就像小产权房一样,是农村居民享用的一种福利,一旦土地被征用,本地村民会享受到一定补偿,而埋葬于此的城镇户口逝者,权益很难受到法律保障。很多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大产权”和“小产权”的区别。听到“公益性墓地”的介绍,还以为是政府给普通百姓建的经济适用型墓地。即使知道,往往销售人员的一句“死者为大,谁也不会随便动死人地方”,就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坦承,“小产权”墓大行其道,凸显了我国殡葬业价格管理的不规范及监督缺失。因此,要加紧修订《殡葬管理条例》,并创造条件尽快制定殡葬法。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