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透露,为保证商场毛利率,百货业不得不抬高进场费和扣点,同时为吸引世界一线大牌,商场还要按照国际供应商的要求倒贴装修费,这两部分成本也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间接地推高商品价格。
上海阳光商厦总经理褚荣锠:增加不必要的扣点,从工厂来说打个比方,一块钱成本照理正常核价,一块本来一块定到五块,而它一块定到八块,一块定到十块。
为了缓解销售困局,一些大型百货商场不得不持续促销,眼下并非节假日传统打折季,而在上海,多家商场都开始大搞促销,其中七成品牌的打折力度甚至超过五折,而年终的大规模促销,甚至成了传统百货业的救命稻草。
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定:去年12月31号,我们的营业是从早上的8点开始,到凌晨的2:00关门,整个营业时间18个小时,完成了五亿五千三百万的销售,我知道这个数据是非常惊人的。
分析认为,电子商务对实体百货的冲击十分大。商务部通报2012年一季度流通领域运行情况时表示,一季度,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6%,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6.9个百分点,而同时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22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9%。
百货业困局调查
自营 电商还是购物中心?传统百货多方寻出路
其实在高租金、高人力成本以及网购冲击的今天,传统零售行业的整体盈利状况一直在持续下降。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网络电商和购物中心的高速成长。为了寻求出路,很多传统百货已开始尝试由联营转变成自营模式,也有百货公司进军电商或购物中心,甚至涉足商业地产项目。
上海百货行业协会的秘书长王浏河说,现在百货业普遍采取的是联营扣点的模式,商场按照各品牌供应商的销售额抽取提成,如果销售不好,商场的收入自然下降。为了降低商场经营方的风险,联营转变成自营也许是一个出路。
上海百货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浏河:如果刚才我们说借自营的品牌比重,扩大我们代理的品牌品种的话,每个商店都会形成它的个性化的经营。因为根据我的定位我可能需要这个品牌,我自己定位比如我进个一百,叫一百牌。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传统百货由联营转向自营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在现有的分销体系下,一种商品从供应到零售之间,经历的链条过长,导致每个环节毛利率都比较低。而另一方面,很多传统百货业开始尝试电商化发展,但似乎都规模不大。
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我们在2009年,我们已经开通了电子商务的网站,但是我们目前没有很大的接触,因为我们感觉电子商务目前有关的政策、法规纳税体系都不健全
湘财证券研究所商业零售行业助理研究员王俊杰:其实我觉得实体零售、百货零售企业不适合做电商,他们做电商的话,必然是死路,因为在联营模式下没法做电商的。
除了电商,多业态的购物中心也成为传统百货商店眼中的另一个突破口。太平洋百货母公司台湾远东控股集团正谋划在上海浦东选址建设购物中心。步步高、乐购、家乐福等百货和卖场业者也都试水购物中心。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