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行业资讯→新闻
    


珠三角代工厂深陷“断粮”危局


cye.com.cn 时间:2012-8-7 8:56:04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在关闭中国最后一家工厂后,近日业内又传出阿迪达斯将与其中国300家代工厂终止合作的消息。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珠三角地区调研发现,陷入困境的绝非阿迪下属代工厂,订单主动或被动外流正导致越来越多的代工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

“现在代工厂的订单大幅减少甚至没有订单,形势比2008年还要严峻。”东莞卓为集团总经理李文凯表示,由于成本上升、订单价格下降,外资品牌的代工厂正面临有订单也不敢接的“断粮”危局。这和以往所说的“倒闭潮”有着根本不同——企业等待经济好转之后复工或者扩大生产规模的愿望恐怕会落空。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和企业人士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经济奇迹的珠三角模式正面临挑战,劳动密集型、依赖外来订单的企业必须转型,企业一定要掌握自主营销渠道和产品定价权。很多企业可能由于转型不成功被淘汰出局,这是转型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无米下锅

从东莞火车站出来,打车经过大约30多分钟便来到了全球最大的毛织产品集散地大朗镇,当地的毛织贸易中心失去了往日客商人流如织的繁华景象,有些店铺已经关张,还在维持运营的店铺中,有的销售人员对着电脑玩游戏打发时间。

兴业针织有限公司是大朗镇毛织品行业中的一家老牌企业。从1987年开始该企业进入纺织行业,开始的时候做内销,由于看到海外市场的机遇,从2003年开始做出口,成为一家来料加工企业,订单和主要原料来自香港客商,市场面向欧美。企业人数在顶峰时一度达到1200-1300人,如今只剩下500多人。

对于经营形势发生的巨变,公司总经理助理廖石文介绍,今年以来,公司的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约五成,情况比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还要差,今年肯定会亏损。客商那里也积压了很多货,情况什么时候会好转现在还看不清楚。

廖石文认为,出现当前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产品失去竞争优势。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更为敏感,只能压低代工厂的出厂价,但国内代工厂的利润已经没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

“大量的订单流向了成本更低的国家,比如周边的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地。那里的成本是我们这里15年以前的水平,价格上根本没法竞争。”廖石文说。

代工厂的利润则已经被“榨干”。据大朗镇有关企业人士介绍,客商向代工厂购买毛衣的价格仅有40元每件,但是拿到欧美去卖价格能够达到300元每件。“客商以前不知道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知道了以后这部分利润都要让给他们。”

“成本没法再降,如果给的工资再压低就更加难招工。以前的工人只要能赚钱,生活和工作条件差一点没关系,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廖石文介绍,近年来,公司的人工成本平均每年上涨20%,现在工人的工资扣完五险以后是每月3000元,每星期还要休息一天,以前是每月一天。

相比于其他单一做来料加工的企业,兴业针织面临的状况“还算是好的”。廖石文说:“由于入不敷出,很多代工厂难以支撑下去,我们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是因为母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 输血 。”

广东省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董小麟表示,加工贸易企业过分依赖外部订单,忽略了自主品牌、自主渠道、自主技术,当国际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就会面临当前少米甚至无米下锅的情形。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表示,沿海很多做代工的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很落后,过度依赖于廉价劳动力,不愿意在技术提升方面进行投入。可是现在廉价劳动力在中国找不到了,这类企业该淘汰就要淘汰。

倒闭频现

位于大朗镇的卓为集团有限公司感受到了与兴业针织同样的经营压力。

金融危机之前,卓为集团订单做不完,还委托其他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生产。但是,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成本不断上涨,客商压价却越来越厉害。在公司总经理李文凯看来,当前代工厂订单大幅减少主要就是因为无法满足其压价要求。

大朗的毛织厂中有一大半做代工,客商会在不同的代工厂之间进行对比,谁的价格更低就把订单让给谁做,而竞争范围并不仅限于珠三角。“订单并不是没有,可是再压低价格接订单无异于 饮鸩止渴 ,同样不会有活路。”李文凯说。

海外客商的苛刻正在将代工厂逼入绝境。李文凯从公司开车回家路程中,高速公路两边全是厂房,在他的印象中,“这些厂房2008年以前到晚上11点半才熄灯,现在晚上8点有80%都已经熄灯。”

“东莞有大量代工厂倒闭,我身边很多朋友的毛织工厂都出现了这种情况,有的厂工人甚至有2000-3000人。卓为集团其实也不靠来料加工业务赚钱,毛织业务还在维持是依靠酒店、地产等业务板块的支撑。”李文凯说。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2012年第14届中国特许加盟展览会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