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始商业化探索
由此看来,微信是一个罕见的成功的重型应用,这得益于微信一直贴近用户需求设置功能,追求产品功能的“自然演进”。但是,坐拥3亿用户的平台级应用不赚钱,这不免有些可笑。有预测称,微信“卡位”已经完成,今年将开始盈利,微信或许不会选择直接让用户掏腰包,就目前的产品形态来说,微信的盈利模式已经能寻出些蛛丝马迹。
1、支付。据戴志康在去年9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微信将加入财付通支付功能,微信用户可以在微信中“摇一摇”转账汇款,这一支付场景将进一步扩展至微信与商家甚至电子商务的合作之中,省去现金支付的麻烦。此举将进一步扩大财付通规模及盈利。
2、游戏。关于微信即将推出游戏平台的传言并不是空穴来风。此前腾讯花费4亿元在韩国投资的kakaotalk(韩国版微信)已经试验成功。推出了游戏服务KaKaoTalkGame,通过该服务上线的游戏仅10天便纷纷跻身于谷歌Play商店游戏排行榜的前列。有预测称,微信将推出诸如卡牌类的重度社交游戏,为第三方游戏厂商进驻搭建平台,并从中盈利。
3、O2O。微信区别于其他即时通讯App的重要标志之一就在于与线下商家服务的结合。微信于去年九月推出了微信会员卡服务,即商家开通会员卡服务后可以向微信用户发送二维码促销优惠。微信或许会选择与商家分成或销售微信会员卡的模式。
4、电商导流。因为微信具有良好的封闭性,点对点精准推送使得点上推广转化率非常高。据进行微信营销的淘宝卖家透露,其通过微信公共账号推荐商品,从微信导流来的销量可占到总销售量的10%。
2013:更加全球化
此外,微信在今年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全球化。1月15日,当微信用户数跨过3亿时,马化腾在微博里写到:“3亿,又一个里程碑。2013,期待微信走向世界!”
微信是在2011年四月以英文名WeChat进入国际市场的,现已支持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短信注册,共有15种外语版本。
据微信产品总监曾鸣介绍说,“微信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中东,欧美市场的份额有限,用户也主要是华人。怎样进入欧美市场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项目总监刘乐君介绍,微信将在美国、东南亚等地建设数据中心,以加快响应速度,加入本土化元素,深入全球市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