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费”帮助过关
不及格后才临时塞钱,其实是比较愚笨的,一般的做法是在考试前统一上缴“保险费”。
近几年,本报多名记者于不同时间在上海考驾照,均被教练建议为每场考试交100元、200元不等的“保险费”。
本报记者在武汉同样有此经历。当时,同期参加考试的学员,在教练的劝说下,每人交了500元“保险费”,但由于在驾校有熟人,记者只需交200元。不过,昨日记者试图向有关教练求证,所谓“保险费”是否交到了考官手中,该教练矢口否认曾收过钱。
这是一笔没有收据的交易。极低的透明度也给了教练从中克扣的空间。
据知情人士对上述在长沙考试的记者称,每场考试之前,教练一般会暗示学员交500元到2000元不等的“保险费”,以顺利通过考试,而在2000元中,教练会留下400元,剩余的1600元则用于打点驾考中心的考官们。
据某一线城市一名驾校人士透露,据他估计,该市每年参加考试的学员中至少一半的人会上“保险”。以2011年该市55万人拿到驾照、一份“保险费”200元推算,该市一年的驾考行贿额恐在1000万元以上。
据知情人士称,驾校通过车管部门提高通过率一般有两种不正当途径,除了针对性贿赂考官的“个体打点”之外,有的驾校也通过定期向车管部门送好处的办法进行“集体打点”,其成本则通常包含在学费中。
驾校市场乱象丛生
这种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潜规则”,更危险的是掩盖了驾驶培训市场的混乱。
“学员交保险费最主要的原因是考试时心里没有底。很多驾校的培训都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这与驾校的培训质量有很大关系,很多学校收了培训费后,关注的重点是尽快让学员毕业通过考试,并不在意培训质量。”据上述驾校人士称,通过率是驾校对外宣传的重要招牌,驾校通过率高就意味着驾校内部教练车运转的速度快,也就意味着生意多。
此外,很多教练其实不是驾校的正规雇员,而是挂靠在驾校名下。
“自己要办驾校很难。以前如果想申请机动车培训机构资质,在硬件和软件设施都达到交通部规定的条件外,还需要在城市交通管理局拿到许可证,再到工商局去登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车管所、城市交通管理局、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等机构盖公章。”某一线城市一名驾校负责人告诉本报,该市车管所目前原则上不发放新的培训资质。
一些人及公司在申报培训资质无门的情况下,就找正规驾校挂靠,然后自己再“招兵买马”培训学员,以正规驾校的名义,安排学员参加交警部门组织的考试。
某一线城市驾校人士对本报称,该市现有的194所驾校中,大约80%的教练车是挂靠车,有相当一部分驾校通过出售挂靠名额来赚钱。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