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超市向三四线城市渗透
相对于本土企业,商务部消费研究所副主任赵萍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认为,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将面临一个全球战略布局的局面。2013年,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仍然会在衰退中徘徊,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大型的跨国公司在本国市场的经营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可能比2012年会更加严峻,因为2013年是在2012年基础上进一步持续衰退的情况,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经营,零售业的困难可能会比较。
因此对于大的跨国公司来讲将面临着一个如何在新兴市场赚钱来弥补自己在母国市场的亏损问题。为此,对于这些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的门店的盈利能力的要求会更高,所以它可能会放缓在中国的扩张步伐。另外,在国内市场经营业绩、或者盈利能力相对比较差的门店,跨国公司的容忍度也会进一步降低,所以有可能会进一步关掉一些盈利能力比较差的门店来提升自己整个跨国集团的能力。
不过,“很显然,外企并没有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衰落,或许他们现在相对于内资企业的优势没有当初那么明显了。”联商网资深博主黄山岩松认为。
虽然沃尔玛等跨国零售巨头扩张步伐减速,开店数量不断下降,但即便是沃尔玛的30家、家乐福的18家、乐购的13家也让国内的许多内资巨头汗颜。尽管他们确实没有像2年前那样超高速行进,但就现在水准来说,外企的速度也不慢。更何况,去年麦德龙和欧尚的拓展速度还远远高于2年前,这两家企业开店数量从2011年的4家和5家分别提高到12家和10家。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外资零售企业3-5年后在中国的规模都有望达到200-500家左右,市场占有率相当惊人。
除此之外,记者还留意到,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麦德龙等基本完成在中国的全线布局,尤其是向部分三四线城市渗透率开始提高。家乐福去年年底在安徽蒙城县开店,沃尔玛也将惠选超市开到了湖南永州道县,试水四线城市。初步统计,去年外资零售企业在一线城市新开店数量仅有23家,占比不足10%。
“2013年应该是一个调整期,我的预计是2013年的开店速度不会超过2012年。”第一零售网总裁丁利国表示,今年是变革之年,一些新型的业态电商、移动商业、高端消费品都会强势崛起,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大卖场业态黄金期已过,特别是一二级市场饱和,整个市场的整合、集中度在迅速地增加。丁利国认为,结构的变革不是一年就能够完成的,调整好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是很难完成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