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行业资讯→新闻
    


中国汽车大而不强技术依赖度达50%


cye.com.cn 时间:2013-4-27 9:41:28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目前,中国国内的发动机技术依旧受到外资企业的技术封锁,虽然我国部分自主品牌企业掌握了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在VVT、缸内直喷等先进技术方面也有所突破,但电子控制系统方面的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中国企业的发动机标定等工作仍旧需要国外技术的支持方可完成。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获取核心技术领域思考良多,寻求突破。

在清华大学的水木BBS上,一位学习机械工程的研究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自主品牌的技术差距在哪里?他表示,“自主品牌在外观上正在逐步摆脱抄袭,形成自己的风格,核心部件上 6AT、CVT涡轮增压、FSI大功率,基础的技术上基本追上日欧韩水平,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的差距在于稳定性(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这位未来的汽车从业者说出了很多行业专家的心声。“中国主流自主品牌企业在基础技术领域已经有了不错的底子,但是在稳定性和一致性方面的保障还匮乏,这是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在技术领域最大的区别,正是由于这种技术稳定性上的差距,造成了品牌形象上升困难。但是,这种差距的缩小需要大投入、长时间的努力才可达成。”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许敏表示。

差距

据了解,目前,中国国内的发动机技术依旧受到外资企业的技术封锁,虽然我国部分自主品牌企业掌握了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在VVT、缸内直喷等先进技术方面也有所突破,但电子控制系统方面的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中国企业的发动机标定等工作仍旧需要国外技术的支持方可完成。

 “目前,汽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国际上也只有几家公司可以做,如德尔福。现在各大主机厂都有自己的缸体、活塞、连杆、缸套生产线。CVVT,DVVT这些关键的零部件,大部件依赖进口或者是专利在外资的零部件企业手中,自主品牌只不过拿来匹配。柴油发动机国内主要的供应商是博士公司,一些大型货车可能合作的公司不一样,不过技术依旧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汽车工程协会的内部人士表示。

目前,自主品牌企业对于技术依赖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力帆汽车董事长尹明善表示:“我认为中国汽车行业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生产大国,而非创新强国的位置,国内汽车市场的基本行情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中国的汽车企业和强大的合资品牌、外资品牌比起来,第一弱的是品牌,第二弱的是技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汽车行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这是极大的悲哀。”

长安集团董事长徐留平认为造成技术差距的原因是技术研发投入过小。徐留平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也是几乎全球所有品牌扎堆的市场,自主品牌在这个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当中面临空前挑战。他表示,“在自主品牌领域当中,最关键的是三个方面:一是技术,二是质量,最后就是品牌。按技术、质量、品牌这三个纬度来分析的话,自主品牌汽车在自主创新,特别是在技术投入方面,无论是在绝对量、还是相对量,和跨国企业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尽管这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从绝对量上来看差距不小。”

破局

实际上,尽管自主品牌在技术领域仍旧缺乏核心竞争力,但中国政府在帮助企业获取技术方面已经做了诸多探索。

最初,通过与外商合资,中国希望用市场换技术,但这一策略已经宣告失败。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合资自主品牌的发展,希望通过外商与中方共同创建新品牌来获取技术。

此前,工信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明确表示,与国外成熟企业相比,中国汽车工业还处在“大而不强”的发展阶段。过去自主品牌大多依靠庞大的市场需求来推动自身发展,今后则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完善上下游产业链。

但张相木强调:国家政策层面对汽车产业的倾斜,并非对整个行业的“无差别倾斜”,而是对重点领域的倾斜。“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推动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鼓励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推动大型企业的集团化发展。

目前,多数外商已经开始推出合资自主车型,多数企业考虑与中国企业做电动车的合资自主车型,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与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合作开发,但是在传统能源动力的技术领域,并没有太多的构想。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认为,车企在获取技术方面不该过度依赖政府。他表示,中国的部分自主品牌并没有做好与国际企业长期竞争的准备,而只是把眼光局限在国际企业、合资品牌没有涉足的市场空当。随着竞争的加剧,竞争对手也在扩展产品线,开始涉足更广的市场领域。对于目前的不利局面,自主品牌不能只想着向政府要更多的政策支持,也不能抱怨消费者“不买账”。中国的自主品牌必须建立国际级的创新体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