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利好NFC手机近场支付产业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各种外在环境的改善,对手机近场支付产业发展形成了多重利好。
首先,标准之争结束,运营商消除后顾之忧。易观咨询分析师闫晓佳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由中国移动主导的2.4GHz标准和由中国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之间的标准之争,一直困扰着我国手机近场支付产业。2012年12月,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最终明确为13.56MHz的NFC技术标准。此举使运营商消除了标准不统一带来的后顾之忧。
其次,NFC智能手机加快普及。使用NFC手机近场支付,首先要有具备NFC模块的智能手机。数据显示,2012年NFC手机销售1.2亿部,占全球智能手机销量5.45亿部的18.7%。预计2013年兼容NFC的手机出货量将达2.85亿部。具有NFC模块智能手机的普及,无疑将为NFC手机近场支付的发展铺平道路。
第三,POS机大规模改造,受理环境改善。资料显示,在中国银联和各商业银行的大力推动下,全国范围内120万台非接终端的改造已经完成。未来用户可以直接在有“闪付”标志的POS机上“刷手机”支付,过程与刷银行卡类似。
产业链整合和安全性问题亟须解决
专家指出,随着多方面条件的成熟,NFC手机近场支付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而与此同时,产业链整合问题、安全性问题都亟须解决,“爆发”同时仍需多多留心。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发展基于NFC技术的手机近场支付,既需要打通上游的手机终端制造商,推动手机厂商生产具备NFC模块的定制机,又需要在应用里集成更多元的服务,这需要运营商与手机厂商、银行、公交公司、地铁公司、加油站、超市、商场建立合理的合作及分成模式,产业链整合的能力将决定产品的成败。
据了解,2013年,中国移动将发展300万手机钱包用户、发行可存储数十张电子卡应用的NFC的SIM卡,目前已与中国银联、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并与部分学校、企业以及20多个城市的公交地铁管理部门达成了合作意向。而据记者了解,三大运营商与银行等非电信系统的合作,均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除此之外,安全问题也是决定手机近场支付产业生死的大问题。张毅指出,手机近场支付有其便携型,但一部手机上集成了多张银行卡、公交卡、购物卡,一旦手机被盗,所绑定的账户即有被盗刷的风险,必须在安全性上把好关。只有把手机近场支付做得像金融IC卡一样安全,才会真正赢得用户的信任Cye.com.cn。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