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是否有害?
部分VOC直接对人体有害
新京报:挥发性有机物本身对人体有害吗?
王跃思:VOC有的对人体无害,有的对人体直接伤害很严重,在北京,大气中VOC总量中百分之三四十是苯类化合物,它就是有害的,会引起白血病等疾病。有的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的危害是慢性的、长时间的和不可逆的。
总的来说,挥发性有机物本身有的直接对人体有害,当它催发生成臭氧和转化成PM2.5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更加显著的危害。
“VOC”来源何处?
汽车浑身都挥发VOC
新京报: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自哪儿?
王跃思:在北京,VOC最大的来源还是汽车和与它相关的产业。汽车可以说浑身都挥发VOC,汽车尾气排放的VOC只是其中一部分。汽车轮胎受热、车体受热都能散发出大量VOC;发动机一启动,就排放VOC;汽车里面的化工产品如座套、塑料面板和电子设备等,全排放VOC。
加油站如果没有安装油气回收装置,或效率不高,加油时闻起来味儿很重,那就是大量的VOC在挥发。
溶剂也是很大一块,汽车制造厂中的喷涂车间、家里油漆刷墙和家具都会产生VOC。餐饮也是一块,国家对餐饮业的VOC有标准,但没有很好执行。每家每户烧水做饭,都会产生大量VOC。
VOC排放几乎跟什么都能挂钩,跟每个人都有关系。
如何控制“VOC”?
VOC出来前应进行源头控制
新京报:这么多源头,该如何减少排放?
王跃思:要控制VOC,不能等它出来了再控制,必须在它出来前就控制,这就叫源头控制。
北京市今年计划减少8000吨挥发性有机物,市政府意识到VOC对空气污染的影响,这是好事。但现在我们不知道这8000吨到底意味着什么,没有基数,不知道它占整个排放量多大的比例,减少了这8000吨,对空气质量的改善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也不清楚。
标准和制度的威严在于执行。法规标准还不健全的,那就进行修改完善,加强监管,提高违法成本,就能解决部分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全民环保意识要提高,要科普,要宣传,要反复强调哪些行为是破坏环保的,哪些不良的习惯排放了过多的污染物。
空气质量要改善,政府和企业要“挖肉”,要担起更多的责任,老百姓也要“流一点血”,平时生活中尽可能注意环保细节,减少个人生活中的排放。家里装修尽量用环保材料,汽车尾气要查看是否合格,炒菜时油别太热,少吃点烧烤,这都可以减少VOC排放。 ——王跃思
挥发性有机物
英文缩写成VOC,它是存在于空气中,在大气常温范围具有一定蒸汽压的有机物总称。VOC的种类有上万种,大气中常见的就有几百种。并非只有燃烧才会产生VOC。如香水,是容易挥发的有机物;炒菜时油品加热才能闻到很强的香味,是半挥发性的;还有难挥发的,如蜡烛、工程塑料和橡胶,要燃烧时才挥发。从工业到每家每户,社会中的生产生活各个环节都会产生VOC。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