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茗经历了几轮普洱的炒作,深感茶界一句老话:茶叶卖到老,名目认不了。说的就是茶叶名目繁多,茶市“水深”。
他说,同股票炒作如出一辙,炒作普洱一般也是先设局,比如炒家准备炒哪种茶,会先选一个单一品种(如古树普洱、大红袍等),先悄悄在市场收购这个品种的茶叶,造成一种短期缺货而价涨的假象。然后通过一些所谓专家之口,宣扬这个茶叶的品质、价值,以及稀缺性,引起大众对该茶的关注。
等到市场逐渐升温后,炒家就开始加价收购市面上的这种茶叶。造成该茶短期内价格迅速上涨,让提前卖茶的后悔,没买茶的眼红。“炒作最凶猛的时候,也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这个时候已经基本处于炒作的最后阶段。不明真相的人纷纷以高价购买收藏这种茶叶为荣,这时炒家就开始悄悄出货,赚取高额利润。最后,一旦积木搭起的金字塔倒塌,损失最大的就是普通跟风族。”李茗对记者说。
武汉普洱专家李恒春认为,普洱收藏最大的问题是流通问题。比如一幅名画,虽然市值估价达到100万元,但如果没有人买,就一文不值。因此,投资普洱茶要花时间学点东西,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要多多揣摩其中的门道。另一方面,不能盲目追涨,一旦茶商集中抛售大量囤积的普洱茶,就会崩盘。
山寨茶拼配茶充斥茶市场 投资暗含巨大风险
随着收藏普洱财富神话的破灭,浮出水面的还有普洱茶品质严重下降的显示。利益驱使之下,人们一味追求产量,茶树种植过密,普洱茶原料质量严重下降。更严重的是,还有一些人开始批量买进外地茶叶,掺杂进普洱茶饼中进行拼配。“近几年的普洱茶品,几乎没有收藏价值。”李恒春说。
李恒春说,这几年高端古树茶品牌炒作成风。普洱茶本来喝的是山头,品牌是其次,但是山头造假已呈愈演愈烈之势。拿茶王老班章来说,基本市场上每有一饼正品老班章,同时就会出现1000饼以上的山寨老班章。“茶的口味没摸清楚就买进,是很盲目的。比如古树普洱茶,口味有的霸道、有的醇和、有的香味浓、有的回甘久。”
普洱的历史可追溯到1733年普洱府同庆号茶庄开张。剥去炒作的外衣,究竟什么样的普洱茶才具收藏价值?李恒春说,首先要看普洱茶的年代划分。普洱茶在原料上也有优劣,比如纯料茶和拼料茶、200年的矮树料和200至500年的古树料等。
另外,普洱茶收藏还比较讲究包纸与内扉,不同时期使用的纸张与印刷并不相同,了解相关内容不仅能丰富茶品知识,还将在辨识茶饼真伪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
好的茶最终还是用来喝的,普洱茶的收藏应该始终围绕着“喝”这一根本。要想提高品鉴力,嘴感过硬,才能明白什么是好茶,这才是茶叶收藏的本味。
(根据受访人要求,王全为化名)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