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五年中国GDP劲增84%
从2001年到2005年的“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增强。根据普查后调整的GDP数据,2005年我国GDP现价总值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实力有望超过英国而跻身世界四强。与“九五”末期的数据相比,五年来GDP累计增长了84%;按不变价计算,“十五”期间GDP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9.22%。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均GDP水平也由2000年的938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1703美元,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和人均水平都有了长足增长。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摆脱了20世纪90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加入WTO以及国内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的带动下进入新的增长轨道。2002年,GDP增长率由上一年的8.3%一举跳升到9.1%,从而启动了建国后的第十个经济增长周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市场化程度加深和宏观调控技巧的改善,“十五”期间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2001年到2005年,GDP增长率分别为8.3%、9.1%、10.0%、10.1%和9.9%。按照有关方面的测算,“十五”期间,以标准差计算的经济增长波动率为0.9,低于“六五”到“九五”期间的3.9、3.8、2.1、1.0。经济增长高位平滑化的特征明显,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2010年人均GDP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比2000年翻一番。据此测算,“十一五”期间每年GDP只要保持平均7%的增长就足够了。但从潜在供给能力看,GDP在“十一五”期间仍有望实现8%到9%左右的增长。由于“十一五”规划更强调的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因此,可以预料,随着新的发展战略构想的逐步落实,我国经济将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