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发明专利达两千三百多件,同比增长两成
浦东:自主创新提升“含金量”
本报讯 (记者 李蕾 通讯员 孟德庆)浦东新区科委透露,去年新区专利申请量达6400多件,比上年翻了一番,其中“含金量”最高的发明专利高达2300多件,比上年增长20%左右,位居上海各区县首位;3家科技创新企业通过知识产权专利质押获得了创业贷款……浦东自主创新“含金量”不断提升,预计今年新区高新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900亿元左右。
专利作为技术信息最有效的载体,囊括了全球90%以上的最新技术情报,比一般技术刊物所提供的信息早5-6年,而且内容翔实准确。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估算,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专利信息,可以使企业研发工作平均缩短技术研发周期60%,节约科研经费40%。瞄准这一需求,浦东倾力打造“专利地图”方便企业收集、整理、利用专利技术信息,新建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安装了全球“七国两组织”专利数据库,可免费检索遍布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2300万多条专利技术,包括300多条细致的行业分类、法律状态、同族专利等各种检索功能,还配备了专利信息分析系统,可提供申请人专利趋势、专利区域、美国引证等各种分析服务。
新区频频推出制度创新举措,鼓励企业申请知识产权。去年,中药制药工程有限公司作为首单成功专利质押的企业,一举从工商银行获得融资贷款200万元,目前已有3家企业获得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仅是制度创新,新区还制定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实施细则”,为拥有知识产权的创业企业提供小额短期贷款的担保和再担保。为此,科技发展基金安排了2000万元,拨入合作银行专户,作为新区开展业务试点的代偿资金。据了解,区内已有51家企业获得了200余万元政府资金的资助,其中40家企业204件授权发明专利和外国发明专利申请获得85万元专项补贴。
推动专利成果产业化,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对新区经济的贡献率。专项资金首次对区域内中小企业实施发明专利、专利产品或技术销售收入比上年度增加500万元以上的产业化项目进行了资助。最终,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5项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得到75万元的专项资助。不少企业实施的各项专利技术均为所属行业先进地位或填补国内空白,这些企业开发的专利产品成本低、附加价值高、经济效益增长快、市场占有率高。飞凯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KG系列光纤涂覆树脂”,近三年来销售收入翻番增长,利润率超过30%以上。据了解,来自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化工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专利,43%已投入产业化,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