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不存在‘民工荒’问题,但仍然存在结构性和局部性缺工。”今天,广东省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王观玉透露,目前广东主要缺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可喜的是,节后外省入粤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这将有力地满足广东省经济快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技术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
缺工是市场调节的正常现象
今天,春节后首嘲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招聘会”在广州市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举行,193家单位提供了近5000个工作岗位,主要以制造业、社会服务业、物流配送、家政、商品加工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为主。虽然现场人气很旺,进场人数达到了5000多人,门口、过道间、摊位前挤满了人,但是前来招聘的单位却反映“人不好招”,要么是条件不够,要么是薪水达不到应聘者的期望。广州市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告诉记者,招聘单位提供的岗位不少,来应聘的农民工也很多,但存在信息错位。如一些服务业的单位需要女工,但应聘者中男性居多。
王观玉强调,缺工问题是广东省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就业结构与之不相适应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市场调节的正常现象,已在逐步缓解。据2006年广东省劳动力供求情况分析,全省劳动力市场供求两旺,供求总量达1212.16万人,企业普遍反映招工比前两年容易。而且呈现普工供大于求、技工供不应求的局面。在今年外省劳动力入粤就业人数增加、本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转移、技能结构改善的情况下,只要企业努力改善用工条件,缺工问题可进一步得到缓解。
行政命令让位市场规律
广东今年仍是外省劳动力离乡务工的主要目的地。据劳动保障部门对春节后入粤劳动力的监测分析,截至2月25日(正月初八),外省返乡返岗老民工和新增入粤民工超过560万人(其中新民工约67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近60万人,约占节前返乡外省劳动力(910万人)的61.5%。预计到春运结束,入粤外省劳动力将超过100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8%以上。
王观玉说,广东对农民工的包容性很大,10多个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法规条例可以保障全省2400万农民工安全、有序地流动和稳定就业,从2月25日起,在各地主要车站、码头的显眼处设立“外来务工人员咨询服务点”,派发“春风卡”,提供就业、维权、培训等信息资料。
劳动部门在节前就对春节后两个月内劳动力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筛选适合农民工就业的岗位信息,通过用人单位、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各级劳动力市尝省内外媒体和外省驻粤劳务办事机构等多种渠道广泛发布岗位需求信息,引导劳动力节后按需要有序入粤求职就业。春节前后已发布劳动力招聘岗位信息近50万条,预计今年无明确就业意向入粤就业的外省劳动力可控制在10%以内。
据悉,2007年广东省将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努力实现省政府提出的农民工“六个有”,即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工资有保障、伤病有保险、维权有渠道、生产生活环境有改善。
张宝颖说,广州今年一改以往照顾本地失业人口的做法,专场招聘会面向所有农民工。从3月初开始,中心市场每逢周三、六、日将定期举办广州市“春风行动2007”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专场招聘会,至4月底预计将举办近30场,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岗位和职业介绍服务,帮助农民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全市17家劳动力市场各自组织企业设点招聘,免费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现场招聘平台。本报广州2月28日电
照片:2月28日,春节后首嘲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招聘会”在广州市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举行,193家单位提供了近5000个工作岗位。当天,进场人数达到
5000以上。本报记者林洁摄
|